首先,道德难以定量评判,人们只要遵守了道德规范,就有成为道德楷模的可能。那么遵守道德和成为道德楷模之间差别在哪里?我们说,道德楷模是在道德方面供学习与效仿的对象,还能起表率作用。
其次,娱乐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对社会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了广大粉丝的追捧和效仿,这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义务指的是法律上规定或道德上应尽的责任。而今天“道德楷模”属于道德范畴,我们应该更侧重于道德义务的讨论。
下面,我方从以下两点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社会学的角色理论说,每个人都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而社会对于每个角色都有角色期望。为了更好的承担角色,人们必须达到这一角色期望。作为公众人物,其社会角色期望是服从公***利益,做出表率。而社会需要道德楷模,正是公***利益之一,因此娱乐明星需要承担这一社会角色期望,尽力履行自己成为道德楷模的义务。
第二,娱乐明星的行为有放大作用,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的形象不仅关乎个人,而且影响社会。在现实中,娱乐明星的很多粉丝都是青少年,会模仿、学习娱乐明星的一举一动。作为青少年社会化阶段的关键人物,娱乐明星就有义务在道德上做出良好表率和榜样作用,对青少年负责。
最后,还想提醒一下对方辩友。
第一,道德无法量化,如果对方辩友认为道德楷模是超越一般道德规范或有所建树的话,需要给出量化评比的标准,如不能给出,则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方扣上“标准泛化”的帽子。
第二,娱乐明星是公众人物,其影响力必定超出本职工作之外,因此对方辩友不要认为娱乐明星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第三,青少年“追星”是客观事实,加强青少年教育引导与明星作为被学习与效仿对象有义务做出表率、有所担当不矛盾,不能构成反方观点。
首先,对方辩友的种种说辞其实就相当于告诉我们,因为雷锋是道德的楷模,所以道德楷模就必须像雷锋那样为人民奉献他们的一切。诚然, “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都是道德的化身,可身处糜烂腐败的社会中选择“独善其身”的刘禹锡、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就不是道德的楷模吗? 同时,对方辩友架起了一个空中楼阁,他们忽略了现实社会中道德楷模的实际性与一般性。“圣人道德”是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现阶段实际的,也是有违人的本性的。“英雄道德”尽管很感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它毕竟在实践上难以转化为一般人的道德行为。对方辩友刻意抬高道德楷模的标准,实际上是对明星成为道德楷模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对明星道德的不信任。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明星,相信他们的号召力,足以引领良好的社会风范。同时,明星作为社会影响青少年的主力军,他们的一言一行更是有着巨大的模范效应,明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青少年负责。由此可见,成为大众道德的楷模是明星应尽的义务。
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作为明星,只需要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到“会当临绝顶”,而不必成为道德方面的楷模。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古语有云:心不正则身不修。如果从内心没有对道德的崇尚与在行为上对道德准则的恪守,那么这个人本身是有人格缺陷的,又怎能在其他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呢?所以,道德之于一个人就像高楼大厦的基石,基石有问题,自然难以有所建树。我方认为,作为一个明星,必须要有作为公众人物的自觉意识,在道德上更加坚持准则,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才能被社会大众肯定。所以,于明星自己而言,成为道德的楷模是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巩固与提升。那么,成为大众道德的楷模,对明星又有什么损失呢?
自始至终,对方辩友总是认为,因为道德楷模的要求太高了,明星们不可能达到,所以他们没有义务达到。但能力和义务可以就此等价吗?我们知道,仅仅依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使祖国富强、民族昌盛,但是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就意味着我们也没有这种义务吗?明星在社会中名利双收,享受了大众的拥戴,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有义务为社会做出回馈,结合他们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一特点,恪守道德准则就可以成为大众道的楷模,这样显然是最好的、对于明星来说也是最容易的一种回报。即使是有些明星,因为个人素质的欠缺,没有发挥榜样作用,但是成为道德的楷模仍然是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大众对他们的道德呼唤,也是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
综上所述,明星有义务成为大众道德的楷模。
你看下这个行不行,你改下。因为四辨是个特殊任务,就是写总结辩辞。总结辩辞要清晰地重申自己一方的观点,而且要批驳对方观点的荒谬之处。格式,大约是上首先批驳对方的弱点,再总结自己的观点。具体的弱点就要在辩论过程中总结不过也可以猜一猜。本方观点是可以事先准备好的,在辩论过程中,四辩应当注意对方在呈词、自由辩论中的错误,写下来,再总结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