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史书记载,典韦因救曹操而死,所以曹家对典韦的儿子予以厚待,“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连他的儿子典满(水平很一般)都被封侯,所以给予典韦王公级的葬礼是完全符合逻辑的。而如果这座墓葬是曹操的,则很不符合逻辑,档次明显偏低。徐州的狮子山汉墓可能有朋友去过,其主人楚王刘戊不过是政治局委员级别的,竟然享受14间850平方的别墅,对国务院总理级别的曹操只安排两室两厅的花园洋房,明显是不尊重老干部。
2、该墓未发现封土,这与汉魏时期绝大多数墓葬“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3、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如果这座墓葬是曹操的,房间里不用连环壁画进行精装修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尤其是曹操担心盗墓,主张薄葬,屋内就不放高档家俱了,不过装修材料偷不走,用点名牌的是必不可少的。而典韦用画像石进行简装修就可以了,何况那画像石还不是名牌的,跟山东嘉祥画像石相比明显是二线品牌。目前这座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这明显是符合典韦身份的。更重要的是,画像石上是什么人?是项羽。在曹操墓里放项羽像有啥意思?放在典韦房间里就合乎逻辑了,两人都是力士,没事两人还还魂在客厅里练练是很增进阴间感情的事情,一个拔发过岭,一个古之恶来,那场面,宏大阿。
4、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完全一致。典韦战死在宛城,死后“归葬襄邑(现在的河南省睢)县”,战争时期一切从简,所以墓葬条件肯定不好。等国内大局已定,把典韦扒出来重新埋是完全可能的。何况典韦也不是襄邑人,而是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反正不埋在家里,还不如跟主公埋一起在地下继续为主公泡妞望风呢。
5 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石牌和石枕,什么“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有些专家认为这是曹操所用器物的说明,纯粹是一种误解,首先在其他古墓中从没发现这种随葬品,其次在器物旁边放这种说明有何意义?难道担心曹操在下面喝了孟婆汤不认识自己的家伙,这不是很滑稽吗?事实上,这些石牌和石枕是曹操授予典韦的称号。根据历史记载,典韦因驱猛虎过涧,被奉命寻找人才的夏侯惇认为是奇才,推荐给曹操,这是“格虎”二字的由来。同时,《三国志》记载:“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大双戟和长刀是典韦的成名兵器,所以被封为“挌虎大戟”、“挌虎大刀”等。至于“常所用慰项石”,更表明这是典韦无疑,慰项石何物,床上用品也。曹丞相上床之时,除了跨下美女,还能用得着谁?当然是负责观风放哨的典将军了。
6、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这正好验证了上面的第4条,说明典韦扒出来重埋的时间是曹操刚刚下葬的时间。
7、墓室中一男两女三具遗骨,恰恰说明不可能是曹操的墓葬,据实料记载,曹操妻妾成群,知其姓氏者就有十五人,据《武文世王公传》载,其中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人。除了卞皇后外,还有刘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等等,还有众多玩过ONS如张绣他婶的,所以绝没有可能只陪葬两名女人的道理,就算曹操希望薄葬,曹丕也得担心老爷子九泉之下赫尔蒙失调啊。至于典韦,老婆就少多了,典将军的夜生活主要是站岗放哨,老婆多了对他也没意义。所以人家曹丞相有25个儿子,典将军只有一个儿子典满。
8、曹丞相儿子太多,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古代,夭折的概率就增加了,神童曹冲就是一个,并且陪葬在曹操的高陵,而在这个墓葬中,并没有发行曹冲的遗骨。所以这不是曹操墓,而是典韦墓,典韦儿子典满好好的活着,不用陪葬。
9、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这与典韦吻合,应为典韦遗骨。因为我国考古学家对古尸遗骨年龄考证,一般都有很小的误差,这种误差范围一般不超过30岁,所以男性死者的年龄应该在30至90岁。目前典韦的出生年代不可考,但考虑其战死之前手刃敌军200余人,很显然是正当壮年,大概三四十岁的样子,所以和墓室中男性遗骨的骨龄完全吻合。
此外,由于本次河南安阳成功出土典韦墓,加之典韦负责贴身保卫曹操的特点,可以推断出,真正的曹操陵墓应在典韦墓下面。这种墓葬结构,在著名的墓葬文献《鬼吹灯》中曾有记载。而且本次安阳陵墓考古时也发现陵墓下铺石板,但是一些石板被盗墓贼掀起,说明部分盗墓贼也曾经考虑到这种结构,但限于技术原因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