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读音,分别是:
1.[ hé ]
下等的丝。
2.[ gē ]
〔~繨〕同“疙瘩”,纱线绳等打成的结、小球形或块状物
有下列组词和释义
纥头
[ hé tóu ]?
基本释义
麦的粗屑。
回纥
[ huí hé ]?
基本释义
1.古代民族名兼国名。为 袁纥 后裔,初受 突厥 统辖,唐 天宝 三年灭 突厥 后建立可汗政权,贞元 四年改称 回鹘,开成 五年被 黠戛斯 所灭,余众分三支西迁:一迁 吐鲁番盆地,称 高昌回鹘 或 西州回鹘;一迁 葱岭 西 楚河 畔,称 葱岭西回鹘;一迁 河西走廊,称 河西回鹘。后改称 畏吾儿(即今 维吾尔)。也叫回回。参见“回回”。
2.回纥。我国古代西北方少数民族名。后亦称“回鹘”。《旧唐书·回纥传》:“回纥,其先 匈奴 之裔也……在 薛延陀 北境,居 娑陵水 侧,去 长安 六千九百里,随逐水草,胜兵五万,人口十万人。”《旧唐书·回纥传》:“元和 四年,蔼德曷里禄没弭施合密毗迦可汗 遣使改为 回鹘,义取回旋轻捷如鹘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三》:“四年,回纥 求和亲。”《敦煌变文集·张淮深变文》:“回鹘 既败,当即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