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谐音的古诗

谐音的古诗

谐音双关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法。它是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音同或近的条件,使诗句产生明暗双重意义。而这双重意义,一层是字面的,一层是暗含的,暗含的意思往往才是作者的真意所在。如《乐府诗集》中的“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中的“莲”与“怜”双关,“见莲”就是 “见怜”,意思是要是你怜爱我,就搬到我屋里来吧。谐音双关的运用,把恋人的意思欲语还羞地表达出来,言简意丰。在生活中,也常运用此法表达感情,往往曲情达意,含而不露,妙不可言,产生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

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古代诗歌中的谐音双关:

民歌中的谐音

在中古时期的民歌中,也有许多运用双关语的例子。这种手法在汉魏古诗中偶有出现,到了南朝乐府时就被大量的运用起来,并形成了一种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以两句为一组,上句仅叙述一种事物或行为(行动),而下句则用双关谐隐点明其意。特别是吴声歌和西曲歌,它们的风格多为缠绵婉转,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感情。如: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怀丝”即谐音“怀思”。利用这种修辞手法,使感情曲折含蓄,表达出男女之间的缠绵之意。吴歌中运用谐音的还不止“丝”呢,他们还经常以芙蓉为夫容,以碑为悲,以布匹之匹为匹配之匹,以油为由,以髻为计,以星为心,以棋为期,以梳为疏①。这些谐音字,大多为眼前常见的物名,生动形象,易在民间流传。因此,谐音双关成为吴声西曲的重要艺术特点。

唐诗宋词中的谐音双关

唐诗也喜欢用谐音双关表现爱情。而且,很多都是抒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无比坚贞。这类诗,由于谐音双关的巧妙运用,把热烈的爱,深厚的情,表达得形象具体,生动感人。如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篇——《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当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疑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写女子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其高明之处是在颔联:巧用谐音,一通过“丝”谐音“思”,比妙精警,巧用谐音,以蚕丝谐情思,以烛泪喻相思之泪,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吐之既尽,命亦逐亡,蜡烛流泪,流之既干,身亦成烬。表明女子对爱情执著不渝,至死方休,其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

其中,唐诗中也有用谐音表达离别的感情,其中又以“柳”最为有名。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从古到今,人们都一直认为,“柳”是带有离别意味的东西,折柳就代表惜别。“柳”,“留”的谐音,使折柳有相留之意,而且,在李白的眼中,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永在《雨霖铃》中也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其作用及人文内涵

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其妙用又以在刘三姐中最为传奇:

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蠹才哪里来?(《刘三姐》)

刘三姐“陶、李、罗”三姓与“桃、李、锣”三物同音相谐巧妙地就姓联物,指物借意,对给地主老财当帮凶的三个秀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嘲笑了他们词穷歌尽、无言应对、难以招架的窘态,鲜明地表现了刘三姐聪明机智、泼辣勇敢的性格和善于对歌的才能。歌词读来明快幽默,饶有风趣。

另一方面,谐音双关的运用也能适应某种持殊语境的需要使其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

我失骄杨君失柳,场柳轻肘直上重霄九。(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杨柳"表面上指的是杨花、柳絮,实际上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苟两位烈士。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使用了谐音双关这一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下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杨开慧、柳直苟两位烈士,含蓄而寓意深长地表达了对两位烈士深沉的悼念之情。

谐音双关在诗歌中的运用,既含蓄又委婉,既幽默又风趣,给人以思考、咀嚼的余地。它,还有很强的人文内涵:

其一,它体现了汉族人追求话语含蓄的心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汉族人民在语言交际中追求话语的含蓄,因此都喜欢用双关辞格,这样,既含蓄曲折,又生动活泼。如:

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

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读曲歌》)

其中以“藕”谐“偶”(匹偶),以“莲”谐“怜”,委婉地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这是诗歌中表达爱情的常见手法。

其二、谐音双关是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了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礼仪风尚。

谐音双关,作为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表达手段,属于汉文化范畴。谐音双关作为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的是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例如古代诗歌中也有一些用谐音写到传统的婚俗。在新婚床上撒枣子、花生等,以“枣”谐“早”,“生”与“生”同音,两音相连,取“早生子”的吉意。

结语

谐音双关作为汉语中的一种修辞辞格,它在历史上是变化发展的。它不仅在古代诗歌中出现,而且到现在也没还没消失。它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大任。通过谐音,把古代人的心理幽眇地表现出来,有哀怨的,也有刚烈的。谐音双关,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