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辞海如何解释道义这个词

辞海如何解释道义这个词

关于“道”

《辞海》曰:“道”——即道路,指法则、规律;又指说,讲,得,到,料,想,先导,疏导,治理;与具体事物的“器”相对,又与事物特殊规律的“德”相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老子》曰:有物天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法自然……。 《卫灵公》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易·系辞上》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亦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管子·法禁》曰:德行必有所是,道义必有所明。

关于“义

《辞海》曰:“义”——事之宜,正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又谓利人;情谊。恩谊;表示某一社会的伦理规范。 《礼记·中庸》曰:义者宜也。 《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告子上》曰: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梁惠王上》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国语·晋语一》曰:义以生利。 《墨子·经上》曰:义,利也。 《易·文言》曰:利者义之和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汉书·董仲舒传》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二程全书》宋·程颐曰: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

关于“道义”

道义者,即道德和义理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义即是法律的内涵和外延。 1、道德义理。《易·系辞上》:“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 唐 李山甫 《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诗:“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明 冯梦龙 《梦磊记·寓传讹信》:“他与我道义文章非泛有。” 老舍 《四世同堂》八二:“因为山川的阻隔与交通的不便,使他们显着散漫,可是文化的历史与传统的道义把他们拴到一处:他们都是 中国 人,也自傲是 中国 人。” 2、阐明义理。《史记·太史公自序》:“《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3、学说和主张的宗旨所在。 唐 裴铏 《传奇·高昱》:“各谈本教道义,理极精微。” 4、谓一同修道的义友。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 周 家本事俗神,姨舅及道义咸恐是俗神所假,或谓欲染邪气,亟相蹙问。”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亲属道义,齎其上果,要往看之。” 清 黄生 《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 5、道德和正义。 明 李贽 《与周贵卿书》:“仆与先公正所谓道义之交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惩淫》:“客谢曰:‘我与若夫道义交,不敢为此兽行。’” 沙汀 《困兽记》二五:“这就是没有爱情的结婚的结果啦!一点道义上的保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