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字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第一笔短竖。靠上部,斜向右下。
第二笔横折。不连接起笔,横长竖短,折向左下。
第三笔横。接第一笔,托第二笔。口呈倒梯形,在田字格上部居中靠左。
第四笔短竖。对正口字中部起笔,中正直立。
第五笔短横。从短竖中间微靠上起笔,微微上扬,收笔处不宜超出上部口字。
第六笔撇画。不连接起笔,指向第四笔短竖起笔处。
第七笔捺画。从撇画中部微靠上,搭接起笔,托上部,行笔出上部。
注意足字从口从止,上部口宜小,下部止宜大。止,撇短、捺长,托上部。最后一笔捺画为主笔,书写时应注意,起笔平顺,行笔急下,收笔平出。
足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字形演变
“足”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象形字,其古字形像连腿带脚的整个下肢。金文基本延续甲骨文字形,上面代表小腿,下面代表脚板。小篆基本写作“口”+“止”,字形竖长。隶书下面写作“之”或“止”,字形扁宽。楷书更加规整,字形方正,。
二、含义
“足”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
《说文解字》:“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按,膝下至跖(zhí脚掌)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本义指人的下肢,指膝盖以下部分,包括脚和小腿。后来逐渐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脚。又引申为动物的蹄、爪,以及植物的根茎,或器物的支撑部分,物体的基部等。足又有充足、富裕、满足、止、完成、能够等意思。
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