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人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象,那就是“文化”这个词儿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出现的频率很高,如什么酒文化,茶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娱乐文化等等。看来,文化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 文化广泛的存在于精神生产领域,又广泛地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对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吃和穿,一直以来不断地变换着花样,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认为这就是文化;一个企业依靠自己创立的理念,围绕着这个理念塑造自己崭新的形象,人们认为这也是文化。 从封建社会过来的中国人,遇到熟人时拱拱手,这也是文化。据说,这手还不能随便“拱”,应是左手包着右手,不能右手包着左手,因为左手代表“善”,右手代表“恶”。为何左手代表“善”,右手代表“恶”?因为大多人习惯使用右手,或者说使用右手的频率要高一些。那右手作的恶事自然要多些,相反,左手作的恶事要少些。打拱时用左手将右手包着,是对别人的尊重。据说古时小小的铜钱里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单说那外边的圆形和内部的方孔,叫做“内方外圆”,是说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内要方正,外要圆通”。这“方正”,是不是说一个人要正直,善良?这“圆通”,是不是说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人处世不要拘泥,要“中庸”,要灵活,要因人而异,要因地制宜,不要死搬教条,刻舟求剑呢?答复是肯定的。 近年来还有一个现象,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文化”概念,可以找出成百上千条,但各有各的解释,各有各的说法,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值得一问的是,文化是怎么来的?人类最原始的时期有文化吗?在数千年前已经有了文化,但那时候的文化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吗? 我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化”这个概念是正确的。恰恰是我们的教科书和词典上使用(概括)的以及已经出现的那些关于“文化”这个词的成百上千条的阐释并不怎么准确。我们的概念落后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抽象思维落后于我们的生活。 《说文解字》里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依此记载,仓颉创造文字,是受到了鸟兽行走之后留下的痕迹(蹄痕、爪迹)的启示。从蹄痕和爪迹可区分是什么兽,什么鸟。人类的生活“痕迹”如何区分?如何辨别?如何记留?人类不能像鸟兽一样仅仅只留下“足迹”,而且要留下许许多多的生活情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仓颉在鸟兽爪迹蹄痕的启迪下,通过取类比象,“依类象形”,创造了文字。这些文字,是纵横交错的“纹”的组合,所以《说文解字》里又说:“文,错画也”。看来,这里的“文”,就是“汉字”。“汉字”就是右纵横交错的“纹”组合而成。从不同的“字”的形态里可以知道它象征着什么意思,就像从鸟兽的爪迹蹄痕里分辨出鸟兽的种类一样。 前面说了“文”,现在说“化”。《说文解字》里这样释“化”,“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又继续说:化“从匕人。上匕而下从匕,谓之化。化,篆不入人部,而入匕部者,不主谓匕于人者,主谓匕人者也。今以化为变,匕字矣”。今版的《辞源》和《辞海》对“化”的部首归类以及《说文解字》对“化”的阐释值得玩味,《辞海》将“化”归于“人”旁部,《辞源》将“化”归于“匕”旁部。很明显,《辞源》在固守原意,《辞海》在叛离原意。“化”,(1)从“教行”的角度看,是统治阶级的行为;(2)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匕”,利器)。 随着社会生活发展,“文”的含意有了些新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仓颉造字的那个单调的意思了。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引申为文雅,常和“文”和“野”对称。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集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文”还“美”和“善”的象征,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而反,以反为文“(此处对“文”的阐释皆转引于《辞源》)。 “野”,不仅含有“野蛮”之义,还有原始、荒蛮,没有开化,比较落后之义。“文”和“野”相对称,说明“文”的气象(状态、景象)与“野”的气象(状态、景象)相反,即现代(相对的讲)的,美好的,经过了教化的气象(状态、景象)。又:“文”和“武”相对,前者执“笔”,后者执“刀”,很明显,从人性进化和人类进化的方向看,“文”,象征着人性;“武”,含有较多的兽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文”会不断增强,人们的兽性(其中自然有武的“血液”)会不断地减弱,人类的未来,血腥的屠杀,残酷的战争,是肯定要消亡的。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友善,和睦的社会图景就展现出来了。 从“文”的含义的演变和“化”意思看,人们将“文”和“化”这两个字(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新词,起初的意义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是主谓结构的动词。而且其指向很鲜明,即人们创造这个词是针对着自身的,而不是针对其它物质实体和客观世界的,是针对人这个主体的。人们的主观向往是,要将自己“文而化之”。这里的“文”,取其“美”和“善”之义。而“美”和“善”可以引伸为人的一切美好的行为,用今天的话叫“五讲四美”。简而言之,“文化”就是用优秀的思想和品格去改变不怎么“文化”的人(野性的人)。 因此可以认为,最初的“文化”是描述的动态的过程。而后来,“文化”这个动词演变成了名词。作为名词的“文化”已经和作为动词的“文化”大有区别,首先,作为动词的“文化”是形容的动态,而作为名词的“文化”是反映的静态,或者说是反映的现象和结果;其次,作为动词的“文化”,表示着人们正在应用和使用着文化,而作为名词的“文化”,即指文化的静态存在形式,也指文化的动态存在形式;第三,作为动词的“文化”涉及的文化的内容要少得多,作为名词的“文化”涉及的文化的内要多得多;第四,作为动词的“文化”可以将“文”和“化”分开使用,而作为名词的“文化”则不能将“文”和“化”分开使用。在今天,人们使用“文化”这个概念往往是作为名词的概念使用,作为动词的“文化”这一概念的功能已经很弱小了,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使用了。 从仓颉造“文”(字)说起,我们从“文”的诞生可以看到几点:(1)最早的人类是没有“文”的,“文”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逐步创造的;(2)“文”只有人类独有,其它动物没有;(3)“文”象征着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和演进,象征着人类本质意义上的向一般动物告别,象征着人类逐渐挣脱原始,野蛮,愚昧,落后的境况,向着“文明”的图景艰难地迈进。所以前面讲的“文”和“野”相对,是很有道理的;讲“文”和“武”相对也是很有到理的。“野”即“野性”、野蛮,原始;“武”,不论怎么“文”的武里都有兽性和野性的成分。 下面着重讨论作为名词的“文化”。由于作为名词的“文化”不能将“文”和“化”分开使用,所以言“文”,就是言的“文化”。仓颉创造了文字就是创造了文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也是在创造文化。很明显,人类创造的文化是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类不可能一蹴而就创造出所有人类自己需要的文化,不可能一夜之间创造出高级的文明。 由上面看到的“文”的四点知道,文化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文化的诞生或产生离不开人的创造,文化是非自然物的,是排斥自然物的。我们继而推演,人类是怎么创造文化的?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人类应用自己大脑的思维创造。当然啦,大脑的思维不能凭空创造,而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的大脑里的思维不断地“扭住”、“缠着”自然界里的一些具体物质和人自身(自我生命体的来源和生命活动规律)不放,于是大脑里变慢慢生出一些“东西”来。现在我们把这些“东西”叫住什么“意识”呀,“观念”呀,“理念”呀,“思想”呀,“理论”呀,“道理”呀,等等。 分析到这里,文化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那么,呢?答曰:文化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现象。 文化是人的精神闪烁的火花。文化是人的智慧的结晶。文化是人类独有的幻梦和现实。文化的光亮照亮着人类本身,也照亮着与人类临近的自然界! 这一概念有几个要件,第一,必须是人的大脑的思维作创造性的活动;第二,这个创造性的活动必须有一个结果。思维创造性活动在前,具有本质意义;结果在后,具有现象的意义。人们看到的文化,是“现象”,即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活动的具体状态,往往是看不到的。文化的现象就是“意识”,“观念”,“思想”,“理论”,“理念”,“道理”的“语言化”,“文字化”,“形象化”,“系统化”等等。“语言化”就是文化创造者用口传达出自己创造的文化;“文字化”就是文化创造者用纸和笔传达出自己创造的文化;“形象化”就是文化创造者用表情和动作传达出自己创造的文化;“系统化” 就是文化创造者将自己创造的文化(观念、思想、理念、理论、道理)用逻辑推理、演绎、归归纳等方法,将这些观念、思想、理念、理论、道理做进一步的,全面的,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说明和阐述,使之细化,条理,明晰,清楚。其所以强调“必须是人的大脑的思维作创造性的活动”,是因为人的思维还具有非创造性活动的性质,所谓“惯性思维”、“因循守旧”的思维就是非创造性活动的思维。一个人的大脑记忆他人的文化,复诵他人的文化,或者说一个应用他人创造的文化,这都不是自己在创造文化,而是在学习和使用他人创造的文化。这里的“现象”不能当住是人们看到的表面的“东西”,是说的文化表现的状态和情景。一个舞蹈演员表现自己创造的文化就是一种状态或情景,一个画家表现自己创造的文化也是一种状态或情景,大凡艺术家表现自己创造的文化都是一种状态或情景。非艺术家创造的文化事实上也是一种状态或一种情景,只不过这种状态或情景没有艺术家表现的状态和情景那么直接。例如,遗传学家要将遗传知识用于植物或动物后,出现了新的生命肌体之后,遗传学家创造的文化状态或情景才会被人们和他们自己看到。人创造了文化,他通过口头、文字、动作、表情这四种方式表达出来,但也可以不通过这四种方式表达出来,而将它储藏在自己的大脑里。一个人创造了文化,他表不表达出来,什么时候表达出来,这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有的人创造的有些文化,有可能他永远都不会表达出来,而将他带到另一个世界。我把人们隐藏在内心(大脑)的文化称为“隐形文化”。心理学就是研究“隐形文化”,揣摩人们的心理活动,探索人们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实际上是人们被动地将隐藏着的文化间接传达到社会,因为要他人去窥视你内心的秘密。“隐形文化”还可以扩大外延,将还是没有显现于社会的文化都可以称为“隐形文化”(也包括古人创造的而世面上传播中断了的还深埋在地下的文化)。可以把显现于社会的文化称为“显形文化”。前面说的文化只不过是一些“意识”,“观念”,“思想”,“理念”,“理论”等等,但我们看到的有时候是通过文字、口头表现的“意识”,“观念”,“思想”,“理念”,“理论”。这种表现文化的方式别人容易接受,容易看明白,而通过动作、表情表现的“意识”,“观念”,“思想”,“理念”,“理论”,这种表现文化的方式别人不容易接受,不容易看明白,这类文化多属于艺术文化,表演的文化,塑造形象的文化。 文化创造表现以脑力活动为主。我们虽然不能用我们的眼睛看到具体的大脑活动创造文化的具体状态,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个人思维活动的征兆。如“三思而后行”,“行成于思”,“深谋远虑”,“多思”,“闭目而思”,“殚精竭虑”,“冥思苦想”等,都是一个人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特征。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高级领导管理者、艺术家等在创造文化时大多属于这种状态。而有的人创造文化的外在行为十分明显,往往是一边思考,一边创造。如例用实验室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和文学作家,虽然他们也要作些纯思考的准备,但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写作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停息。所以作家的活动叫“创作”。“创作”就是大脑的思维活动。尤其是通过实验室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家,他们对自然事物的真知灼见就是在实验室里发现的。从这里我们看到,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不断进步的,由纯粹的大脑的思考发展借助实验室等许多辅助设备进行思考。在人类的原始是时期,文化的创造是比较孤立的,单个体的思维活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许多文化的创造可以通过众多文化创造者的合作和***同劳动,如人类对生命体的研究,对宇宙天体的研究。 一个人或一个合作的人的群体,只要他(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一个成熟的观念,并且能找到许多论据给予有力的证明(这些大都属于思想哲学文化、自然科文化、管理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历史文化的范围)或者,他(他们)在艺术领域,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创造出神似自然物和社会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那么我们可以说,所立意创造文化的过程就算完成了。需要指出的是,艺术家创造的作品并不是一具僵硬的无生命的漂亮的“躯壳”,而恰恰是艺术家把自己的心血,精神,理念蕴藏其中。这“精神”和“理念”就是具体的文化,“躯壳”只是美丽的外衣。正因为心血,精神,理念贯注其中,整个艺术品便不是僵硬的“躯壳”,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立于社会现实中的逼真的形象。 前面说过,人们创造的文化通过四种方式(途)传达到社会和人群体之中。人们看到的文化是“显形”于社会的文化,人们并没有看到文化创造者创造文化的过程;或者说,人们看到的是文化的流动和传播现象。文化的创造到文化见诸于社会,可以用以下简单的图形表示: 人的大脑创造的文化、语言、文字符号、动作、表情(四种方式)、社会人群。 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小而言之,为个人或少数人服务;大而言之,为整个人类服务。不能哪种服务,文化的意义都必须社会化后才能实现。一个人创造的文化如不能传达到社会,让人们知道,让人们应用,在社会上发生作用和影响。这样,创造出的文化储滞在大脑里,这样的文化还是“隐形文化”。如此,文化创造者是很痛苦的,是文化创造者的悲剧。如果他(他们)创造的是优秀文化,也是社会的遗憾和悲剧。所以,社会管理者们,不仅要应用好“显形”于社会的文化,还有一个重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应用优秀的“隐形文化”。这方面,历史上故事很多。例如姜子牙未“出山”之前,其创造的文化就是“隐形”的;诸葛亮在“未出茅芦”之时,其创造的文化也是“隐形”的。 这里,人们可能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即要问:你说“文化要创造的才可称之为文化”,那么,现实世界存在着的许多文化就不叫文化了吗?而且这些文化我们在大量的学习,应用着。这实际上关系到文化的承传和文化的存在状态的问题,我在后面将有专章论述。在这里只是说,这些都是文化,是人们创造的文化“显形”于社会后流传到现在。也即证明,人们创造的文化没有流失或消逝。可能还有人认为:那些进入了社会,对人们起到了影响和作用的文化才叫“文化”。这个说法较为武断和片面,抹杀了文化的本质。这个逻辑推理就是:看到了胎儿呱呱坠地以后才承认有胎儿,没有看到胎儿呱呱坠地就不承认有胎儿。这显然是不合乎事实的,因没有出生的胎儿也是客观存在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不一定产生文化。农民种地,有时丰收,有时歉收,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创造性思维活动有时也是“丰收”,有时也是“歉收”,有时还是“颗粒无收”。为何出现在三种状态?取决于文化创造者所创造文化具体内容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文化创造者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取决于文化创造者所具备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取决于文化创造者当时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文化创造者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等。一般的情况是,深入到事物内部,创造那些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文化较难,反之则易;创造那些反映复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文化较难,反之则易。有的人也有创造文化的那股激情,也在进行着文化的创造,但往往不得要领,抓不住认识对象的关键,到头来仍是空手而归。“志大才疏”者大都属于这类人。创造任何文化都需要相关的知识基础,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创造文化,纯系空谈。可以用“空中楼阁”来形容这类人。文化创造者创造文化是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包括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以及与创造文化内容密切相关的物质条件(例如自然科学家搞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但是,当前面叙述的所有条件都具之后,如果文化创造者在创文化时的精神状态不佳,找不到“灵感”,也是创造不出文化的。这对艺术家来说,这种状态叫住“没有进入创作状态”。 写到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文化”概念作一分析。传统的“文化”概念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认为“文明”,“犹言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我以为,这一概念是经不起推敲的。 (1)传统的“文化”概念将“文化”和“文明”混为一谈。认为“文明”就是“文化”。“文化”和“文明”是不能划等号的。很明显,“文明”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图景,是优秀文化发展和实践的结果;形象地说,“文明”是美丽的文化苍苍之树绽开的花和结出的硕果。“文化”到“文明”的图景有个过程,即“文化”的实践和应用的过程。“文明”的图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论怎么优秀的文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不加以实践和应用,“文明”的图景就不会出现。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先有优秀的“文化”,然后才有“文明”的图景出现。 (2)传统的“文化”概念将“文化”的创造过程和“文化”的应用、实践过程混为一谈。文化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是人的精神运动的结果,纯粹是精神性的。“文化”可以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也可以不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从概念上,“文化”可以和物质的东西区别开来;或者说,精神就是精神,物质就是物质。当然,就有些“文化”看,只有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与物质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后,这样的“文化”才有真正的意义,例如科学技术就属于这方面的文化。但有些“文化”永远和物质实体都走不到一起,永远都是间接地和物质联系着,例如艺术类文化。因此,“文化”只能是“精神财富”而不是“物质财富”(借用传统大概念,实际上这样概括“文化”不准确);“物质财富”只有在“精神财富”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在“精神财富”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的“物质财富”具有浓郁的文化意义。而现代文明,本质上就是精神文明,是具有充分人文特色的文明。从自然的角度看,从人的进化由猿到人的历程看,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个道理没有错。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旦人具有精神这一条件之后,人的行为再不是自然的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和社会活中,所有的言论和行动都受着大脑的支配,受着精神的制约,如果将自然范畴的物质和精神产生的先后顺序照搬到人类社会实践中来,人就会成为自然物质的奴隶,人就失去了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人类的文明史和人类社会史,必定是先有精神文明这个基础,然后才可能有物质文明。 (3)用“财富”来概括“文化”,似乎是正面的肯定,是一切“文化”实践之后带来的良好的结果。所谓“总和”,即全部,一切。而在浩如烟海的文化海洋里,无疑,它里面既有精华的部分,又有糟粕的部分;既有真理的部分,又有谬误的部分;既有正确的部分,又有错误的部分;既有先进的部分,又有落后的部分;既有积极的部分,又有消极的部分;既有优秀的部分,又有低劣的部分。难道那些糟粕的、谬误的、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低劣的文化用于社会实践之后也会创造出“物质财富”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人类只有将精华的、真理的、正确的、先进的、积极的、优秀的文化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物质文明的状态才有可能出现。 (4)传统的“文化”概念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混为一谈。“精神财富”就是“文化财富”。只不过“文化”的称谓比“精神”的称谓更具体。而事实上,“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创造“文化”的过程是以物质为条件,以文化为重点,主要表现为大脑思维的活动,参与的人相对少一些,社会性相对弱一些;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是以文化为条件,以物质重点,主要表现为对文化的学习应用,推广,参与的人相对多一些,社会性相对强一些。“文化”的创造不一定要和物质结合,而具有人文特征的“物质财富”的创造必须和“文化”结合,不和“文化”结合的物质生产是自然经济,它也不叫“物质财富”。因此,“物质财富”不是纯粹的文化,也不是纯粹的物质。“物质财富”里既包含着精神,也包含着物质。从表面看,“物质财富”呈现给人们眼帘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但归根结底看,这些“人文化”的物质实体与自然的物质实体大不一样(如跟人们在大海里捞的没有经过人工养殖的鱼大不一样),它里面既有自然的部分,又有科学技术(文化)的部分,它的形态,它的体积,它的内部结构,都和纯自然物不一样。例如应用遗传科学培育、培植出来的动、植大都具有这一特征。这里的结论是:“物质财富”是精神和物质有机地统一的结果。 (5)传统的“文化”概念将忽略了文化的创造特征。只注重了文化的社会应用和实践,没有注重文化的思维创造特征。准确的说,传统的“文化”概念是一个“应用文化”或“社会文化”的概念,不是一个反映文化本质意义的概念。因为创造“物质财富”就是对文化的学习,应用和实践的过程。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新认识,新的作法,但都是次要的和辅助的,作为大量的,大规模的物质生产活动,往往都是在既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那些些许的“新方法”、“新作法”只能起助推作用。例如某项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绝对是先有较可靠科技文化后才进行推广,这个技术是“核心”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人们有可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采取不同的推广方法,或者更新推广方法,这也叫创造了文化。但这种文化是“附属文化”,是为既定文化的推广应用“服务”的,相对而言,价值就小一些了。 (6)用“总和”来概括“文化”,在用词上也不妥当。只有“总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叫“文化”,那么,一本“词典”,一个文物,一部小说,一个发明创造,一条科学道理,一幅画,一首诗,一部学术著作等等,这些单个的,散见的就不是“文化”吗?把这些所有的任何文化凑在(连接)在一起才叫“文化”吗?显然是不能这么概括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会认为,平常人们说的“学文化”,难道就是学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岂不令人窃笑。再说,“总和”带有“终止、停顿”之意,难道“文化”的创造已经到了尽头,再也不能发展了,再也不能创造了,再也不能前进了。而恰恰是,文化的创造在不停地丰富和发展着,文化的创造是永恒的话题。 传统的对“文化”的解释还有一种,认为“文化”,“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其实还应包括一般的算术知识)还举例说:“学文化”,就指的是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的知识。这里,实际上是人们不知不觉地将“文化”和“知识”当住是一回事,是同质同义的概念。我们稍加琢磨,就会注意到,前人创造“知识”这个词的意思是,你对“文化”“知”了多少,实际上是说的一个人了解了多少文化,学习了多少文化,掌握了多文化;“识”,是在学习“文化”的基础上,你分析事物和判断能力达到了什么水平。把“知识”当住“文化”是我们后人犯了错误一个不在意的错误。这里的“知识”,实际上应该叫住基础文化(相当现在的高中水平。对基础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应有不同的要求)。 “文化”这一概念也不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传统的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性质分类学的观点看(我将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以文化性质分类学的观点分为科学技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管理文化,思想哲学文化,历史文化,艺术及体育娱乐文化等六大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类文化,属于“管理文化”这个大类。“意识形态”即系统的管理观念,“制度和组织机构”即管理观念的实践和社会化。“制度和组织机构”是管理观念的具体体现。把“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类文化当着是“狭义”的文化,可能受到了传统的对“化”的解释的影响,按照前文的叙述,“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化”是统治阶级的“专利”,被统治阶级不可言“化”。以此推理,传统的“狭义”的“文化”概念,是由“化”演绎而来,“化”成了“文化”。如果这种“演绎”成立,那么,狭义的“文化”概念的错误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文”和“化”这两个字(词)在古时也好,在现代也好,都是比较独立的,各自有不同的意义的,将“文”和“化”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词,它的含意已完全变了。讲到这里,是不是可以说,狭义的“文化”概念是不应该存在的。既然狭义的“文化”概念不存在,广义的“文化”概念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没有狭义,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