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初喜欢南宋醇雅词,是因为它的“清空骚雅”的风格,自成一家。在学习醇雅词时,却不料总也进入不了状态,摸不清醇雅词的章法,背诵篇目也往往背过就忘,真是焦急。在我看来,南宋醇雅词是诗词解读中的难点,只有深谙诗词写作技巧章法之人才能够道破天机。而我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来努力使自己有资格解读醇雅词中的咏物词。
玉田因《南浦·春水》一词被称为“张春水”,而又因《解连环·孤雁》而被称为“张孤雁”。玉田写这首词所经历的是国破家亡,元蒙民族统治中国,渐趋稳定,很多人纷纷北上谋求出路,而他自己就像个离群孤雁一般,在这个大环境中依然保留有自己的心性。这首词极力渲染他的孤寂。
上阕前三句写发生事件及地点。一只大雁在南方失意离群,“楚江”指的是南方地区,孤雁离群用了“怅”、“恍然”、“惊散”这样胆战心惊的字眼,可看出家国之痛对于张炎心灵的摧残。起句就运用了肃杀暗淡笔触,奠定全诗基调。“空晚”表达的是一种傍晚辽阔境遇,更凸显了孤雁的渺小与凄凉。周密《花犯·赋水仙》: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宋亡后,许多人都归附元朝,想为自己奔得一个前程,而作者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如同孤雁一般,漂泊无助,守护着自身清高追求。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孤雁不由于对自身境况产生怜悯之情,形影相吊,只有另找栖身处。想要下,却未下,只见寒塘之处,荒沙漠漠,衰草瑟瑟,寒水暮天相接,寂寥凄怆,孤独之感更进一步抒发出来了。读来似有惊魂未定之感。“下寒塘”出自崔涂《孤雁》:“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这句写法巧妙。雁群飞行通常排成人字形,而孤雁单飞排不成字,所以是写不成书信,看上去只是一个点,带回一点相思。“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将这种故园之情表达得更多明显。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苏武托雁寄书”,生怕这样徘徊迁延会耽误苏武传达他们思念故国之心愿。此处用苏武典故暗指困于元统治下有气节的南宋人物。
上阕突出描写孤雁的内心世界,“不滞留于物”,下阙由实转虚,更显“清空”本色。“谁怜旅愁荏苒”,孤雁旅途之劳顿之愁恨绵绵不绝,有谁可以怜惜呢?“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汉武帝陈皇后罢退长门宫的故事。长门宫所弹的是陈皇后的怨,况且筝柱斜列如雁行,所以也可以指代孤雁之怨,从而抒发自己亡国之思。杜牧《早雁》也有诗云:“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钱起的《归雁》有云:“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这一句进一步表达了孤雁多么思念同伴啊,多么想找到雁群啊!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这一句是虚写,婉转空灵;“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秋风瑟瑟、暮雨潇潇,空晚的渺小孤雁在思念中呼叫着同伴,突然它又害怕,害怕自己不胜那突如其来的巨大喜悦和幸福所冲击。崔涂《孤雁》: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作者心思细微,由呼到怕,极为精细地刻画了孤雁备受离群之苦后幻想自己重见同伴时激动而焦躁的矛盾心理。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这样当双燕归来后栖息于画帘半卷的房檐,我也不会羞惭。意思是即使双燕在春日融融中翩翩归来,孤雁也不会羞惭,也不愿意变成双燕,寄人篱下,以博主人一笑。最后一句正暗含了作者不愿意归附元朝统治,表现了孤傲清高情怀,升华了孤雁及作者的形象。含蓄而委婉地表现了作者的态度。
全词以“孤”字为线索,处处体现出孤意,运用描写、烘托、渲染、虚实、抒情等写作手法,通过对孤雁的刻画,把张炎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尽数蕴含在孤雁这一形象之中。
本诗涉及到孤雁的诗词有以下几首:
涉及到的典故:苏武托雁传书,陈皇后罢退长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