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籍载,甘肃陇山之东(即陇东,今甘肃天水、陕西陇县一带),古为秦州(今天水)属地,南北朝时设陇东郡,后置陇州,由于地处秦国之西,故此秦地民俗,习惯称为“ 西秦戏
西秦”。于此,可见甘肃调,由地域方位而称“西秦腔”似是无疑的。清吴太初《燕兰小谱》云:“……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今人张庚、郭汉城也说:“总之,琴腔也好,甘肃调或西秦腔也好,名称虽异,实际上是一回事”。他们又认为:“……远至东南沿海的广东潮汕一带,仍有当年辗转流传过去的西秦腔(今称西秦戏)被保留在那里,在当地安了家,落了户。”(均见
近日,一篇由有甘肃省青年戏剧专家陈岚发表于陕西学术杂志《大秦腔》的文章《秦腔形成于何时?》引起了秦腔界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通过严谨、详实的论证,得出结论——秦腔形成于明朝初期,比原有的“明中叶”之说,整整提前了150多年。8月5日记者约见陈岚,了解详细情况,并采访了陕、甘两省的秦腔界权威人士,他们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并表示支持这一结论。秦腔形成众说不一
据陈岚介绍,目前国内诸多学者、专家对秦腔的形成年代众说不一。后来有些专家提出了秦腔形成的年代应为明中叶,这个论点为众多戏剧界公认,原因是发现明万历(1573—1620)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有唱“西秦腔二犯”一调,说明那时西秦腔已经走到江南,其唱腔音乐为其选用。这也是“秦腔”一词首次发现。
因此,各种有关“秦腔”论述著作,谈起秦腔形成年代皆论定为:“万历年间”。我省戏剧专家王正强主编的《秦腔词典》“序”中说:“秦腔的形成若以明代中叶(指明万历的1573至1620年)至今,也有四百年”。有关志书中也有这样论说,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提到:“明万历抄本《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陕西戏剧志·铜川卷》中则明确指出:“按一个戏曲剧中所形成的历程和规律看,秦腔的形成时期,当在明万历年前比较确切。”以上所刊举的不论是论著或是志书,都把秦腔的形成放在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手抄本《钵中莲》中有唱[西秦腔二犯]这一点上。
年画账簿戏楼“支撑”结论
据了解,陈岚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查阅了无数的历史资料,如《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秦腔词典》(王正强主编)、《辞海》等等,通过对历史材料中对年画、脸谱以及秧歌班子、戏楼等的长期仔细研究,发现在明初已具备演一定规模的剧目,而且在明洪武十一年(1380)就已经有唱秦腔的戏班等一系列证据,最终得出秦腔形成于明朝初期。这一研究结果的形成,使秦腔的形成时间比原来的研究结果整整提前了150多年,在秦腔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陈岚告诉记者,她从有关志书上看到四幅明正德年间的戏剧人物年画,凤翔当年曾是西府秦腔演出的盛地,有论著中也注明这两幅年画是秦腔不会是其他剧种。当时她发现戏曲题材年画中的一些脸谱和服饰与舞台上演员们所勾画的脸谱和穿着大同小异,这不仅说明了戏曲题材年画记录了戏曲发展过程中的形象资料,也反映了有些剧目当年在民间流传演唱相当有基础,广泛受到群众欢迎的剧目一定演唱时间很长,这说明在明初已具备演一定规模的剧目了。
她的论据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现陕西蒲城县苏乡张新文收藏有明代秦腔脸谱,这一发现,足能说明明代的秦腔脸谱已经相当丰富多彩了。明代初年,已有专业演出班社了 记载:“1953年高台县在开展破除迷信活动中,毁神拆庙,在拉倒乐善堡关帝庙前旗杆石,从杆顶匣中发现忠义班账簿一本,上面有‘洪武十一年(1380)整建乐善忠义戏班’字样。”,这个戏班是出演什么剧中无法考证,但后来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唱的是秦腔。另外,也根据有关志书记载,元末明初,陕甘两省演出场所——戏台(楼)纷纷落建,500多年来,众多戏楼特别是露天庙会戏楼,在风吹雨淋中倒塌的及人为拆去甚多,但仍遗留了不少,仅甘肃中东部地区,已发现有近20座戏楼,建于明初。如兰州市金天观戏楼就建于明建文元年(1400年),戏楼是演戏的场所,当年这些戏楼究竟演出过何剧种无法根据,但一定和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秦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