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被温水煮着的那只青蛙究竟死了吗?

被温水煮着的那只青蛙究竟死了吗?

“新组织实验室”是我就职的公司的其中一个公众号,主要是我在负责撰稿。之后的时间里,我会视心情从那边搬过来一些我写的文章,这是来自新组织实验室的第二篇稿。同时也欢迎大家关注“新组织实验室”的公众号(微信搜索:新组织实验室)。一边写一边想吃“蛙来哒”。

壹 | 有好多青蛙被丢进水里煮了

有一个几乎每个人都听过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有那么一对青蛙被科学家拎去做实验了。青蛙A被丢进了热水中,发现“啊,好烫”,然后立马跳走了,科学家看它求生欲望如此强烈,就放了它一马,于是它逃出了生天。青蛙B被丢进了冷水中,它快乐地在里面游啊游啊,一点都没有意识到邪恶的科学家在慢慢地给它的水加热,于是等它意识到“啊,好烫”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它被煮死了。

这个著名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安逸的环境里待得太舒服了,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小心因为对逐渐变化的环境的适应性和习惯性而失去了戒备,最终招致不幸的结局。

前几年,北京有一位女老师组织班上的同学做了个实验。他们也把两只青蛙丢进了不同的水里,当然青蛙A如期所愿地逃出了生天,但是青蛙B并没有如大家所愿被煮死。当水温加热到60℃,它“呱”的一声就蹦出了锅。

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据说,这位女老师后来因为做了这个不在教学范围内的实验,被校方辞退了。消息不知真假,但的确曾经在网络上引起过热议。曾经有段时间,我的朋友圈里充斥着“原来青蛙不会那么笨啊,相信了很久的实验原来是假的!”“事实比言论更重要,大家来看真正的实验结果吧。”“原来如此!我们真的太容易轻信典故和名人名言!?

认真地去考究,历史上被煮过的青蛙还有很多:

1869年,德国科学家Goltz据说是想要探寻灵魂的存在,把一只切掉了大脑的青蛙扔进了冷水中,以每分钟3.8℃的速率进行加热,发现青蛙被煮死了;但是没有切掉大脑的青蛙却会在加热到了25℃后自己蹦出来。当然这个实验现在看来有点傻(但在那个时代,能想到从大脑入手探寻灵魂是很不容易的),但估计这是第一个煮青蛙的实验,而那只正常的青蛙并没有让自己被煮死在锅里。

1872年,德国科学家Heinzmann宣布,只要加热的速率足够低,青蛙是不会跳出来的。在他的实验中,他用了一个半小时把水温从21℃加热到了37.5℃,加热速率每分钟小于0.2℃。据说青蛙的可耐受最高温是36-37℃,所以当温度缓慢加热到37.5℃,青蛙已经丧失了跳跃的能力,只能慢慢被煮死;不知道这是不是医学上说的“低温烫伤”。

1875年,科学家Fratscher通过实验得出类似的结论。

1995年,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Douglas Melton认为,“如果你把青蛙扔进沸水中,青蛙不会跳出来,它会立马死掉;如果你把它放在冷水中,它会在水变热之前跳走——它才不会乖乖等着”。这似乎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对该故事的疑惑:为什么他们的青蛙都那么乖。我们当年在实验室里可是时不时地就要满地逮青蛙。

2002年,俄克拉何马大学的生态学教授Hutchison再次煮了一次青蛙,他用每分钟1.1℃的速率加热冷水,发现青蛙会随着水温逐渐加热而躁动,如果有机会的话,它一定会跳走。

虽然我也不理解为什么科学家们那么喜欢煮青蛙,但是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被温水煮着的那只青蛙,究竟死了吗?

贰 | 哪里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这个问题,你要是问我,我会告诉你:这不是一个一概而论的问题,它可能死了,可能没死。满足了A、B、D条件的话,它就死了;满足了C、E条件的话,它死不了;它可能还会半死不活。

但是,这个答案通常都不会让太多人满意。正如我常常发完文章,都会有人给我留言跟我说为什么不给解决方案、跟我讨要灵丹妙药一样。我们总是习惯期待一个标准答案。

可是,除了考试的卷子,哪里有什么地方会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那天跟一个做公众号运营的朋友聊天,说起我们的公众号一直运营情况都很一般。他教育我说:“根据我的经验,读者一般都更喜欢读关于HOW的文章,最好是立竿见影、花很少时间就能有效果的HOW;而不愿意去读那些关于WHAT和WHY的文章。他们只需要你告诉他们要怎么做,不打算知道背后的原理和推导过程。”

直接给行动方案,只言片语简单粗暴归因,无需分析、无需推导,只要给出立马可以执行的东西就可以了,这的确是很多新媒体大咖惯常使用的招数。而这种套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不少见到:

想去看电影,先去豆瓣影评或者IMDB上看看评分,评分低的就不看了;

想去吃饭,先去大众点评上找找高分餐馆,低于3.5分的就不要去了;

去买投资理财产品,先去问问做投资的朋友、资深理财顾问或者所谓投资专家,作为投资者本人,自己甚至连产品合同都还没认真看过;无所谓,只要对他们的经验和品牌背书有足够的信任,产品背后的运作逻辑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去买点什么东西,先去看看大牛的文章,哪怕明知道那是篇软文,也照买不误;尤其现在还有了“有什么值得买”之类的APP;

甚至,玩个RBG游戏,选个角色走个剧情,都要去找一下攻略,看看哪个是所谓的最优路径。难道玩RBG游戏最大的乐趣不是在于体验各种剧情吗?

这种遇到问题就直奔“最优解”的思路,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思维”。想想看,这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做作业的时候,偷偷翻到练习册最后看答案的过程。有着这种思维的人们,心中固执地认为世间事物都有一个专属的标准答案,他们不愿意思考,只是孜孜不倦地寻觅,一心一意去追寻那个“标准答案”。

这种思维最常见的表现是:你不要跟我讲那么多,直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

我进入了培训行业之后,遇到的几乎每一个客户都是这么跟我说的。快速见效、节省试错时间、套用现成的成功套路,似乎已经是商业培训中“政治正确”的一件事情了。在培训中,听得最多的话是:这个东西不落地/很落地。落地是什么意思?在很多人心中,所谓落地,就是拿回去立马能用,用完立马见效。是的,二十几年学习都培养不起来的结构性思维,两天工作坊就学会了;三十几年来说话都不灵光,听了个7天的在线课就变演讲人才了;四五年以来都是那样低效的工作方式,公司用了各种方法都解决不了,派两个人出来听了“大师”两节课,回去就解决了……这么说起来,似乎都很好笑,可是那些个课程还是卖得那么的火;而且,课程不那么“落地”地设计、不配上个“XX天解决XX问题”的标题都还卖不出去。

我不知道客户们是不是真的都相信他们购买的这些物事,但我知道,他们都在寻找一条一步到位的“捷径”,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哪怕其实他们也知道99%的可能这个东西没有所说的那种功效,那不还有1%的可能么。

可是,世上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叁 | 越求解,越迷茫

日前,好友跟我说,她8岁的女儿最近困惑于生死的问题,很困惑,困惑到吃饭、睡觉、上课、玩耍的时候都在想这个问题。她困惑的是,她死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她下辈子是不是还能做回这辈子这个可爱的、有着幸福家庭的小女孩,她要怎样才能保证下辈子可以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她的妈妈,作为一个经过多年科学研究训练的理科研究生,费了老大劲给女儿解释了死后世界的不确定性,给了女儿一个开放性的回答。于是,孩子更困惑了。

类似的事情,并非只在孩子身上发生。孩子追求一个确定的答案,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未发展到能够接受不确定性的程度,他们hold不住。我们呢,我们这些认知能力早已发展成熟的正常成年人呢?

标准答案并非不存在,对于事实性信息来说,的确存在标准答案。可是价值观判断不存在对错,只分左右。而生活中,大部分问题都是基于价值观的问题,大到升学就业择偶结婚生子,小到买件衣服买个口红吃顿饭。在集体主义应试教育下成长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推崇单一价值观(主流价值观),追求着“唯一解”的我们,当自我认知和那“唯一解”发生冲突时,就会迷茫。

我们向着所谓的“标准成功路径”迈进:高分、名校、世界500强、年入过百万、财务自由、功成名就……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标准的”优秀人才,却走着走着走成了“优秀的”平庸。

就像我们去吃饭,永远只会选评分3.5以上的大众好餐厅,对于未收录进大众点评或评分低的,连试的勇气都没有。

当然,标准答案思维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相反,它很有用。比如说,我想买台笔记本,是应该自己从头开始研究内存、CPU、硬盘的原理和各种指标的含义,还是打开知乎看看大牛们怎么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重点在于,你是被动地全盘接受,还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思考和质疑去收集和分析信息。

标准答案思维会让我们在思维上越来越懒,在情绪上越来越迷茫和焦虑。

我知道会有人说“懒促进人类进步”,但是人类进步了,你进步了吗?

最后,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在标准答案思维之外,拥抱一下其他思维方式。

批判性思维

作者: (美)理查德·保罗 / (美)琳达·埃尔德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社: 2006年

ISBN: 9787802251861

网络文章《一位女教师做完“温水煮青蛙”实验之后》

The legend of the boiling frog is just a legend. Whit Gibbons. Ecoviews, November 18, 2002.

Studies from the biological laboratory. Sedgwick, William. Boltimore, Maryland: N. Murra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July,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