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农业出版社继《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之后,用10个春秋,推出了又一部大型工具书——《农业大词典》,填补了我国农业百科词典的空白。
我国既是一个农业古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出版一部反映我国传统农业丰富经验,传播古今中外农业科学知识的大型农业工具书,是我国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出版工作者的夙愿。早在20世纪《辞海》刚刚问世的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出版家就萌发了编纂农业辞书的念头,并着手进行了大量的资料准备。但在贫穷落后、战乱频仍的旧中国,良好的愿望只能成为画饼。
新中国成立的隆隆礼炮声,重新激发了出版界编纂农业工具书的热情。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农业词典》、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农业辞典》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农业》分册相继问世。随着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版一部能够更加全面反映日益丰富的农业各学科知识的专业词典已属当务之急,而以出版农业科技图书为己任的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前身)责无旁贷。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该社即将这一设想,列入选题规划。在北京、上海等地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63年正式拟订了《农业词典编辑计划》(初稿),计划中明确了词典的性质,提出了词目分类大纲、农业词典编辑委员会简则及编辑委员会名单。在工作行将全面铺开之际,却因“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而搁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出版事业的春天开始了。农业出版社在陆续出版3700万字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后,不失时机地启动了《农业大词典》的编辑工作。敦请南京农业大学为主持单位。1988年,成立了以农业部何康部长为主任的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组织全国18所高等农、林、牧、水利、水产院校和科研单位400多位专家、学者开始编写工作。
几度春秋、几度风雨。这部《农业大词典》终于在建国50周年的前夕面世。它不仅圆了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的辞书之梦,而且也是献给祖国母亲的一份厚礼!
辞典是释疑解惑的钥匙,它所提供的知识必须具有标准性、权威性。这也是辞书生命力之所在,是辞书编纂工作者精品意识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参加《农业大词典》的编撰人员,都是该学科带头人,它们大都具有参加编撰《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丰富经验。他们撰写词目,无不经过反复推敲,精雕细刻,因而都写出了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