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谁可以帮忙下载两篇中国知网的文章,急用!!!万分感谢!!!

谁可以帮忙下载两篇中国知网的文章,急用!!!万分感谢!!!

摘要:语言不是.r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的,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认知能力等各种因素综合的产物。语言单位,特别是成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态度,记述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理念和价值取向。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因为语言和文化有这样紧密特殊的联系,所以人们通常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作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综观中国古代社会,等级观念和礼制联系紧密,所以,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强化了等级序列,人们的民族心理也愈来愈趋向崇“尊贵”,贬“卑贱”。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单位,尤其是成语,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文章从性别、方位、动物图腾、空间、器官、数字、朴素自然等八个大的方面对成语中的“尊卑”现象进行阐释。

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源远流长,

是在汉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锤炼出来、积累起来的。

关于成语的定义,目前众说纷纭,但大致是从用法上

和语义即历史渊源上来定义的,后一种定义方法值

得肯定。如《现代汉语词典》指明:“成语是人们长期

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

句。它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大题小做、后来居上等;有些

成语必须知道来源和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

四’、‘杯弓蛇影’等。”lJ( 研 还有《新编现代汉语》指

出:“成语是具有稳定性、整体性、古语性、习用性的

固定词组。”l2 J( 《成语》则定义:“成语是人们习用

的、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定性词组;汉语成语以单

音节构成成分为主,基本形式为四音节。”l3 J( 我

们撷取上述辞书、现代汉语教科书、成语专著的说

法,着眼于成语的特点,不妨给成语下这样的定义: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有一

定历史渊源的、整体应用的定型词组。从这个定义

中我们可以看出,成语是历史和民族文化在语言中

的积淀。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但它的构词原

则与其他双音节词语基本相似,并列式成语也是由

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并列结合而成的,它们

在结构关系上是平等的、不分主次的,但从语义上

看,前后两个构成部分的语义值并不是等价的。特

别是群众创作的成语受文化因素影响较大,它是由

群众交际需要而创作的,这其中包括从古代文献继

承下来或摘自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在这些并

列式成语的语序安排上,重要成分往往优先安排,各

构成成分之间通常是由重要到一般的递降趋势。因

此,并列式成语的两个构成部分孰先孰后并非任意

的,它反映了汉人传统的文化心态,而中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文化伦礼制度是社会一切活动的训条和准

绳。《论语·颜渊第十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

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

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

诸?”[4]( 烈 意思是仁君为政,必须端正好君臣父子

的等级名分,使各自循礼而行,国家政治就达理想。

《论语·子路第十三》:“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

顺。”[5]( 孔子“正名”的等级观是尊卑等级观念发

展的极至。这些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据着统

治地位,它们认为应有智愚贤不肖之分、贵贱之别。

子·滕文公上》“贱与贵、不肖与贤是天之通

义。”l6 J( 除在社会上有等级之分外,还有一种差

异则存在于亲戚关系之中,以辈分、年龄、亲戚、性别

等条件为基础所形成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分野。中

国传统社会观念的最终确立是在封建社会儒家文化

的影响下实现的,而且直接导致了传统伦理观念的

凝固成型。这些观念通常在成语中可得到体现:

1.父系氏族遗留下来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

“男尊女卑”的思想。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男尊女

卑、重男轻女,生男为弄璋之喜,育女为弄瓦之喜;封

建伦理道德要求妇女要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不便抛头露面,所以女性不但在家中没有地位,

在社会中更是处于最低层。这种观念在汉语中烙下

了鲜明的文化印记。例如:夫贵妇荣、夫唱妇随、男

耕女织、男盗女猖、红男绿女、男欢女爱、牛郎织女、

痴男怨女、奴颜婢膝、金童玉女。这些词都是先男后

女,与由尊及卑的语义构词原则相吻合。

另外,为了确立封建等级制度,辨别长幼贵贱,

古时以“三纲”来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提供理论依

据,其中包含父子夫妇这种家庭关系。“三纲”所宣

扬敬长、孝顺的孝道思想自然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

控制力量而被日益强化,这种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传

统心理结构上表现为“百行孝为先”[7( ∞’的心理积

习,提倡“子对父进孝,弟对兄进悌” ( 的道德信

条。这种心理积习折射到成语上就是由长及幼的语

义排列顺序。例如:称兄道弟、难兄难弟、妻离子散、

子子孙孙、孝子贤孙、封妻荫子、断子绝孙、扶老携

幼、抱子异孙。

2.尊卑思想不但体现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

在方位上也有尊卑之别,尤其是座次的方位。古时

人们不仅在官场中讲究座次,就是在家庭内部亦是

贵贱有别。古代座次以面南为尊,面北为卑。《庄子

· 天道篇》:“明此以南向,尧之为君业,明此以北向,

尧之为臣也。” J( H 《孟子·万章上》:“舜面南而立,

尧师诸侯北面而朝之。”[9( 这两句话表明尧和舜

由于身份的不同,座次也随之变化。尧为君主时,尧

坐北朝南,舜则坐南朝北;舜即位后,尧则居南向北

朝见舜了。由此,我们也发现古人以左为尊的思想

不言自明。下面的成语在语义构词上与上面的文化

思想相吻合。例如:天南地北、南来北往、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南征北战、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东倒西

歪、东张西望、东征西讨。

3.对动物图腾的崇拜也是有尊卑之别的。汉

民族在上古时代就把“龙”作为崇拜的图腾,“龙”在

人们心目中是象征着神圣吉祥的神。因此,古代帝

王均以“真龙天子”自居。凡是与龙有关的饰物、图

案、称呼等仅限于皇族使用,其他的将相官僚、文武

百官只能用与“鹤、雀、雁、狮、虎、豹”等相关的动物

4.古代汉民族认为心脏是人体的五脏之首,

“心主神”,“心”能主管控制人的思想及精神活动,如

《=孟子·尽心上》“心之官则思”[0] ),也就是说

“心”是人的中枢神经,在人的各个器官中心脏最重

要,人的各种思想活动和情感精神也都是围绕“心”

而产生的。在成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文化现

象。例如:心宽体胖、心悦诚服、心安理得、心狠手

辣、心直口快、心领神会、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慌

意乱、心驰神往。

同时,中国自古就是人情大国,古时人们就提倡

“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把“情”提到与“礼”几乎同等

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重“人情”也是古时要遵循

的道德训条,“情”在道德精神中是仅次于“礼”的。

这种文化现象在成语的结构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情投意合、无情无绪、高情迈俗、真情实意、通

情达理、知情达理、奇情异致、闲情逸致、虚情假意、

寡情少义

5.传统汉民族的理想人格是特别注重名声的。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 ·啪 封建

伦理纲常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与汉民族过分追求

道德完善、追求名声的思维趋向和心理状态分不开

的,“尔曹身与名俱灭”正是以道德完善为人生追求。

这些实质上都是刻意追求名声的社会心理的典型反

映。可见古人对名声的追逐高于一切,在成语中我

们可以看到这一传统心理的体现。例如:贪名逐利、

贪名图利、趋名逐利、争名逐利、求名夺利、提名道

姓、名正言顺、盗名暗世、盗名欺世、干名采誉。

6.数词在汉文化中有丰富的内涵。汉民族对

数词也有灵物般的崇拜。认为有些数词能给人们带

来幸福和财富,有些数词则恰相反。因此,数词便有

吉凶褒贬的神秘意义色彩。古人把十以内的数分成

两大数列。认为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具有为

天、为刚、为夫的象征意义;偶数二、四、六、八、十为

阴数,具有为地、为柔、为妻的象征意义。按照阳尊

阴卑的观念,在成语中则体现出大多数奇数在前、偶

数在后。例如:低三下四、九牛二虎、五光十色、七零

八落、五花八门、七拼八凑、五湖四海、七情六欲、五

颜六色、七手八脚。

成语的来源不同也可能影响到这一原则在成语

中的体现。成语除了来源于群众的创造外,还有相

当大的部分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

例如:狐假虎威、七擒七纵、含沙射影、指鹿为马。它

们是以典故为第一组词原则,这些成语一旦定型就

很难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文

化构成,经过长期的沉淀在语言中打下了深深的烙

印。因此,这种语言就不但是一套生硬的符号系列,

它更是融合着一个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活生生的交流

工具。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直接反映人类社会

的思想和文化。例如,汉语中的俗语、歇后语,特别

是语义关系中的文化现象等等,这些语言现象从不

同角度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像这样的例子不胜

枚举。以上八种汉语成语语义构词原则只是语言与

文化中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