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鸿雁、青鸟、双鲤
鸿雁:《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代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作了传书的信使。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又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欧阳修《宿云梦馆》:“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北雁归来,私书送达,岁暮时分,诗人不但不能与家人团聚,反而要远行异地,怎能不引起悠悠愁思。戴复古《夜宿田家》:“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南天北雁自飞。”只见鸿雁飞,不见家书至,更觉凄楚,思乡之情更浓。以雁写思的还有陈与义《别孙信道》“岁暮蒹葭响,天长鸿雁飞。”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青鸟:《艺文类聚》记载,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送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也成了传书的信使。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遣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用双鲤代指远方的书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风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渺,音信全无,借此抒发了一种思念之情。晏殊《无题》“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书信无处寄,道路险又长,倍感幽怨。
二、长亭、 南浦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寄托着人们的无限依恋和思念之情。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增离愁?如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地,细雨垂杨系画船。”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把酒与客别,未饮泪先流。青青南浦边,鸳鸯相嬉戏,且与夫君别,杨柳羞开口。此时的长亭和南浦饱经风霜,饱经凄苦,饱经忧愁,饱经思念,已经浸染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他们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成了送别的专名。
三、东篱、 采菊
东篱:陶渊明性极爱菊,在他的诗作中亦处处可觅菊花的身影。《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遥望南山,晚霞辉映,山岚笼罩,陶翁悠然采菊东篱,因陶渊明诗意而后人借此特指菊花栽种之地。后来多用“东篱”表现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或对恬淡安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白居易的《闰九月九日独饮》:“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岑参的“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板桥在潍县的急赈期间经常有一些未经申报、擅自作主的事情发生。为此,屡次遭到上官的申斥。在板桥觉得自己是赤诚地为了救民,而不能得到上司的谅解时,心中就十分冤抑。几次感到宦途如水,政治黑暗险恶,在这首诗里就吐露了归隐的意念。
归隐求而不得,雅致情趣寻而不至,就倍感忧伤。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是菊圃的代称,“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此处作者借助雅致的生活情趣来反衬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