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佛陀时,或佛陀前或佛陀后,若是不闻思修佛法而证悟苦集灭道,四圣谛或十二因缘的觉者,就通称为辟支佛。佛陀曾预言提婆达多将会成为辟支佛,故不是没佛印证就称为辟支佛的。另外,称得佛就是究竟,只是辟支佛不会对人说法,因此也叫独觉佛,或缘觉佛,就是独自觉悟的佛,而缘觉更指明是觉悟十二缘起。巴利是paccekabuddha
梵文是praccekabuddha,汉译音译的是辟支佛,意译就是缘觉佛或独觉佛。 声闻是指因闻佛陀的教法而证果的圣者。这词的出现是在大乘佛教兴起后,距佛灭五百年后才在大乘经典中出现。距佛灭二百年的巴利圣典则没有这词。大乘佛教兴起后,将圣者分为三类,以不同证悟方法来分别,缘觉乘,声闻乘及佛乘,缘觉乘就是辟支佛,声闻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而佛乘的最高果位是成佛。以佛乘行者自居的,贬低辟支乘及声闻乘,但到妙法连华经出现后,将三乘统归为一佛乘,说明三乘的说法只是方便法,无论那一乘都是一佛乘。如臂喻品第三,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以是方便,为说三乘,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 阿罗汉,巴利语及梵语都是arahan,原意是应供,杀贼及不生为后期的演译。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菩萨及佛果在其上。但大家不敢将佛陀的十号改变,佛陀的十号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南传佛教的佛陀只有九号,少了如来。十号中没有菩萨这称号,却有应供,即阿罗汉这称号,因此,阿罗汉是圣者,菩萨只是准圣者,未入圣位。 阿罗汉是第四果,即贪瞋痴熄灭,不再轮回。前三果是初果的入流果,二果的一还果,三果的不还果。 南传佛教现时仍以禅修来证悟阿罗汉果。
辟支佛就是指在佛陀尚未成佛之前,这些大修行者于修证上 达到极高的境界及程度,但因无佛为其印证,故尚有极细微不圆满或 究竟之处,故称之为辟支佛。 缘觉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 声闻是指听闻佛法的教法而修行的. 阿罗汉
为梵语 Arahan 的音译。意为杀贼、应供、不生。在早期佛教,阿罗汉是究竟的解境界,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和佛陀的果位。阿育王传˙卷五:说法已竟,便得阿罗汉。亦称为罗汉。 希望帮到你=}
参考: 我读佛教学校=}
ft.amtb/MultiPortal/m_ch_classx?sn=52-165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凡圣迷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