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有哪些禁忌
筷子有哪些禁忌,我们中国人每天吃饭都要用筷子,筷子也是中国人生活中太司空见惯的物件,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吃饭以外,也是有着不同的意义。以下详细介绍筷子有哪些禁忌。
筷子有哪些禁忌11、三长两短:
这是指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人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这是一种不能被人接受的拿筷子的方法,即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都是不被允许的。
3、品箸留声:
就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4、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
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
7、泪箸遗珠:
是指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当众上香:
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
9、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10、落地惊神:
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也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北京人认为,祖先们全部都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但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将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筷子有哪些禁忌21、忌敲筷。
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餐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
2、忌掷筷。
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3、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4、忌插筷。
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5、忌挥筷。
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6、忌舞筷。
在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刀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筷子有哪些禁忌3一、筷子最早的起源
1、美丽的传说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这种工具作为世界东方文明的产物之一,承载了东方,乃至整个人类饮食社会文化,以至于影响到了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诸多国家。
筷子看上去十分普通,却能够利用五根手指完成对菜品的夹、挑、捞、搅等动作,堪称世界食具一绝,曾经有学者说过,筷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老东方文化的集中体现,也可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那么筷子是怎么出现的呢?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筷子是指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的细长型条棍,多用作餐具,材料为竹木或者金属,至于它是谁发明出来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却流传着很多十分美丽的神话传说。
比如神鸟为搭救姜子牙使用了竹条,后来演变成了筷子,还有商纣王为了讨得宠妃妲己的高兴,用玉簪夹取食物亲自喂食,再比如大禹治水的时候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顺手用树枝夹取大锅中的肉食聊表思念之情,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原理研发出了筷子等等。
当然了,这些都是民间的故事传说,并不能拿来作为筷子产生的证据,但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点毋庸置疑。
2、筷子为什么叫“筷子”
翻阅各种古籍文献,我们目前可知的是,筷子原来的名称并非“筷”,而是“箸”,“筷”这个称谓的使用,有史可寻是到了明代,当时的学者陆容在著作《菽园杂记》中记载,大体意思就是古人们避讳的习惯常常有。
尤其是吴中地区的人们很注意这件事,因为“箸”和“住”是一个读音,在当地有“翻”的意思,对于常年在水面上生活和工作的吴人来说不是太吉利,于是把“箸”改成了“快儿”,取让船快行,一帆风顺的意思。
后来由于筷子大都是由竹子制作而成,又在“快”字的上面加了“竹”字头,于是就有了现在“筷子”的叫法。
二、小筷子有大学问
1、形状与材质研究
咱们国人使用的筷子一般都是圆柱形的,即头部圆形,尾部方形,有“天圆地方”之意,相比东亚各国的筷子,在长度上也要略多出一些,一般为27公分上下,这和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人吃饭是围桌的,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十分的惬意,当有菜肴呈上来的时候,就会摆放在圆桌的中间,需要每个人用筷子去夹取。
可有些菜肴距离较远,或者在桌面的正中央,坐着是够不到的,需要起身,碍于古代餐桌上的礼仪文化,大多数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此筷子就被改良,延长了其长度,以便夹取的'范围更广。
相比之下,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饮食习惯上多采用分餐制,每个人面前都摆有分量和数量差不多的菜肴,各取其便,因此筷子就不用太长。
咱们中国的筷子在材质上也很有讲究,古代的时候多以竹子、木头,统治阶级还会使用珍贵的象牙、金银、琥珀、玉石等材料来制作。
发展到了现代,随着科学健康意识的普及以及工业技艺的发展,筷子已经出现金属、合成树脂等质地的,广泛被民众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这里需要提一下日本,这个国家保留了我国很多古代的礼法和制度,在筷子上就有很好的体现,他们的筷子根据用途不同种类也很多。
比如有公筷、做菜用的大型长筷、有儿童练习筷、鱼类专用筷等,还有过年使用的筷子、祈福使用的筷子、茶道专用筷、工艺品筷、男性或女性专用筷等等诸多门类,很多在国内是看不到的。
2、蕴含的寓意
至于筷子其中蕴含的寓意,可谓十分丰富,除了上面说到的“筷”同“快”,有快乐、快速、顺利的意思之外,筷子本身由于笔直坚硬,也被历代文人赋予了刚直、正派、正气凛然、宁死不屈等意义。
同时,在我们吃饭的时候,筷子但凡使用必定是两根一起,否则只有一根,即便是材质再出色,也难成就什么事情。
根据这个特点,古人还把筷子看作是团结友好的象征,常常被老师或者父母拿来教育下一代要有团队精神,不可仗着自己有能力便有恃无恐,单打独斗,这样是很难成才的。
此外,在国内不同的地方,根据风俗的变化,筷子本身蕴含的寓意也不尽是相同,比如在有些地区,当青年男女新婚大喜的时候,长辈就会送上一双筷子,意为“珠联璧合”、“早生贵子”。
还有一些人在谈对象的时候,也会互送筷子,表示“永不分开”,送给朋友,比喻“和睦相处”、“平等友爱”,送给上了岁数的长辈,取“筷”同“快乐”的意思,希望老人永远快乐,万寿无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