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
典源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用法
孔子晚年精研《易经》,由于翻看的次数太多,以致把串连竹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后以此典形容勤奋读书。
用典形式
十绝编宋·陆游:“更余一事犹当勉。读易从今十绝编。”
三编绝唐·耿:“业就三编绝,心通万象闲。”
韦充编唐·元稹:“蒲有临书叶,韦充读易编。”
韦编绝宋·陆游:“读经今日
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
绝韦编宋·张孝祥:“唯有吾宗老兄弟,闭门依旧绝韦编。”
编三绝清·张尚瑗:“总角诵公文,不啻编三绝。”
韦编三绝元·耶律楚材:“韦编三绝耽羲易,萧散风神真隐人。”清·顾炎武:“在昔尼父圣,韦编尚三绝。”
易韦三绝宋·苏轼:“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