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酒文化的真谛

酒文化的真谛

「文化习俗系列」酒文

一、酒的起源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在我国民间也有杜康造酒的传说。有一天,仙人指点他:你明天早晨到外面去,会碰到三个人。从他们身上各取一滴血,滴入酒糟里,美酒即成。结果,杜康第二天遇到三个人,分别是秀才、武士和疯子。

这就是饮酒三境界:第一阶段如同文人,温文尔雅、谦逊尚礼;第二阶段如疆场武士,酒过三巡后便称兄道弟、酣战淋漓;第三阶段超量饮酒后仪态全失,该倒的倒、该躺的躺、该疯的疯,不敢说的话说了、不该做的事做了。

二、酒文化的精髓:礼与情

酒文化中的“礼”,多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在宗庙举行祭祀,因祭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在进食之礼中,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有左酒右浆的规定。现在的宴席上杯筷盘碟仍需摆置有序、客人动杯总在主人敬酒之后、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这些还能看出千年酒文化的遗风。

酒文化中的“情”,文人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陶渊明的“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和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凸显了闲情。杜甫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则又是酒文化中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情。杯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凄之、惨之、怜之、惜之,都能引起人们的***鸣。

三、酒情

1、无酒不宴

开宴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从古至今,酒宴都是重要社交场合,众人把酒言欢、借酒抒情、借诗言物。古人喝起酒来,是很讲究的:往大里说讲究环境,喝的是情调;往小里说讲究器皿,饮的不只是酒,更是心情。喝酒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最有趣的大抵是流觞曲水:一群人环坐活水流溪旁,酒杯置于水上;顺流而下,拿起可饮;搭配行酒令,更是别有风趣。

2、无酒不友

将进酒,君莫停。

酒逢知己千杯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妄论这人生几番沉浮,彼情彼景;无限豪情思绪,方是真情界。

尽觞豪饮、应乐挥墨、赋情作诗,自有一番风情,令人向往。

3、无酒不忧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

愁不愁一杯酒,忧不忧酒尚有。

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

酒时言忧,醒后仍要面对的,才是生活。

酒不是好东西,今日万事空,明日事万愁。

4、无酒不悲

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举杯消愁的小意。

得意、失意间,仿佛人生没有一壶酒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壶。

且醉樽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

人间美景难得,酒后最易怅然;越喝越清醒的悲,看透世事却得不到的醉。

仔细想来,古今一瞬,多少难眠、几多悲乐,竟大同小异;愁绪万千,悲情倒是统一的。

5、无酒不欢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人之一生,不大醉一场,怎生圆满之意。

醉眼观世界,自有妙章。

想不通,道不明,不如一醉方休。

四、酒德

中国古代的酒道,精髓就是中和二字,主张对酒无嗜饮。

酒可以饮,但要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饮,绝不可太过,故谓之和。和就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饮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恰到好处;有乐而不误事,才能被称之为和。

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只要控制到位对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古人把饮酒视为一种养身之道。那么,古人是如何以酒养身的呢?

首先是勿强饮,即不过量。

古人饮酒,遵循温克。也就是说要多喝酒,但是也要能把持住自己;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三爵不识是古人饮酒必须要遵循的礼仪,就是正人君子喝酒三爵就好了;喝完三爵,就应该很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三爵也就是适量,量足就好了。

其次是勿空腹饮。

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认为饮酒必佐佳肴。酒进入人体后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酒精时需要各种维生素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容易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等食物。

再次是勿混饮。

混杂饮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五、酒风

李白曾言: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饮酒之乐尽在其中也。别人称他为诗仙,他却自比酒仙。独酌时,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群饮时,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得意时,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则“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更有《将进酒》里千古绝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留给了后世最好的喝酒理由:喝吧,想那么多干什么?

相比而言,生于饮酒世家的文学大家苏东坡却非常节制。他每天都喝,一天总量却不超过五杯,总是保持微醺的状态,可谓深得小酒怡情的真谛。苏轼的酒歌中,不但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更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厚重。同样是杯中之物,东坡居士所参悟的天地世界,似乎要比青莲居士醉眼所见的颠倒乾坤更有意味、更富于哲理。

懂酒的人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虽是好酒,但如果后面没有历史、没有故事、没有几代饮者和酒徒积淀下来的口碑与传说,“那这个酒,就缺乏一点真正的味道”。喝酒不是追求喝高了之后短暂的快感,而是喝好了之后的感悟与品味。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

六、酒礼

酒桌上的礼仪很多,简单举几个例子:

要先给长辈斟酒;如果有客人的话,先给客人斟酒再给长辈斟酒。

斟酒不宜太满也不宜太少,最好八分满。

跟别人碰杯应该是左手放在杯底,右手拿着杯子;端酒杯与别人碰时要低于别人的酒杯,这是一种尊重。

敬酒要注意顺序,不要乱敬酒。一般是按照主人敬主宾、陪客敬主宾、主宾回敬、陪客互敬的顺序敬酒。

可以多人敬一人,不可一人敬多人。

敬酒要有说词。

劝酒要适度。

酒桌上不要窃窃私语。

拒酒要有礼节,有方法。

七、酒词、酒令

喝酒要有说词,其中仅敬酒词就多得数不胜数,一些敬酒词常常使你不得不多喝上几杯。

1、敬酒词

过去最流行的是: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吐血。

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

人生难得几回醉,喝酒一定要到位。

2、劝酒词

最经典的是把唐诗宋词居然也用到了,诸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君子一定把酒喝。

3、挡酒词

酒量不高怕丢丑,自我约束不喝酒。

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也很美。

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

酒壮熊人胆,得服老婆管。

古人喝酒有酒令,根据酒令决定喝的多寡。行酒令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都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酒令是对人的聪明才智、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则是文字令。从古自今有很多酒令,以下略讲几例。

1、骰子令

骰子***六个面,每个面刻有从一到六的点数。骰子令在唐代尤为盛行,种类很多,玩法也很多。比如中秋赏月令:幺点代表月,摇到者满桌饮酒,没摇到者就自饮。

2、猜拳

最常见也最简单的就是同数,就是两人出手后,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两人出手数相加必等于某数,谁说出来的数字正好与两数之和相同,谁就是赢家,输者就要喝酒;倘若两个人说出来的数字一样,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

3、接龙令

类似接龙游戏,起令人抽取酒筹后起令,待起令人说出首句成语后,接令者须将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接句的第一个字。以此类推,接不上者喝酒。

4、击鼓传花

一人击鼓,跟随鼓音,花在宾客间传递;鼓停,传递也停止,花在谁手上则饮酒。击鼓的人也有些技巧,节奏要时快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这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酒令游戏,因其简单好玩,常用于女宾之间的游戏。

5、飞花令

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现场吟作。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例如: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字是花;落花人独立,第二字是花;感时花溅泪,第三字是花…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还有转桌子、老虎拳令、谜语酒令、即兴赋诗令、数字令、人名令、联句令等等,需要行令者敏捷机智。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除了酒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的酒俗与酒习,如:婚嫁酒、寿酒、时节酒、清明酒、端午酒、生活酒、新居酒、宴宾酒、洗尘酒、接风酒、饯行酒、送别酒、会酒、罚酒、谢情酒等等。

八、酒局

现如今,很多人说中国再无酒文化,只有酒局。或者说,往死里喝,是当今的酒文化。

年前不久,广东梅州的一场喜宴上发生了一起悲剧,一位 17 岁女孩作为伴娘敬酒,饮酒过度后在酒店休息时离世。

把命丢在酒桌上,这种悲剧随时都在发生。中国再无酒文化,只有酒局和酒桌文化。中国的酒桌文化有以下特点:

1、劝酒。到了酒桌上,酒不是你自愿在喝,而是别人在强迫你喝。这个来敬酒,一看是领导;那个来敬酒一看是什么什么,你都很难拒绝。不是不能拒绝,而是拒绝可能会伤人情;所以你最终难下决定,给人造成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你不劝酒不喝劝酒就是不懂事、你是带着任务来走人情的、你可能放开心情畅饮吗?

2、以多为荣。中国人喝酒往死里喝,说什么“喝死总比枪毙强”。喝完一杯又一杯,喝少了就该挤兑你了,“你不行啊,你看谁谁谁多能喝,多够意思”。言下之意你不多喝,不往死里喝酒是不够意思。人家不会考虑你的酒量,不会考虑你的身体健康。他把你挤兑的喝了酒就算是完成任务,你身体难不难受他不关心。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欧美,就与酒桌文化有很大关联。男人们一个个挺着比孕妇还大的肚子,看着就让人反胃。

3、势利。在酒桌上进行敬酒,给领导敬酒是重中之重。还要看准时机,善于给领导挡酒,把与领导喝酒当成是博取好感的机会;如果你是领导,恐怕又该等着来人给你敬酒了,在下属谄媚的祝福中获取一份优越感。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奴性与等级观念的体现。这些,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反而靠着酒桌文化大行其道。

4、浪费资源。喝了那么多酒,还能吃得下菜?上了满满一桌子菜,恐怕到最后动不了几筷子。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资源放到更有意义的用途上恐怕会更好吧。

5、动机复杂。很多饭局是为了进行不正当交易而开设的,饭局之中掺杂大量假恶丑的东西,酒桌之上权钱色交易不绝。

酒桌文化的本质是等级秩序。敬酒者与劝酒者都是在不断地确定自己的身份与位置:上级劝酒下级是施展权威,下级不喝就是对权威的挑战,这种不服从会让高位者觉得失去了掌控感,觉得没面子;下级向上级敬酒则是确认自己的从属地位,一般要多喝两杯才能体现对方地位比自己高,而上级则可回敬可不回敬。行为并不是平等的。逼酒从来都只有长辈逼晚辈、上级逼下级、甲方逼乙方。

高层次和高境界的人,从不在酒桌上寻找自己的价值。一个自律的人,不仅要能管住自己的身体、灵魂、思想和行动,更要能管住哪张嘴。没有节制的人一般对家庭都不太负责,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用身体去为家庭遮风挡雨。就算你在酒桌上认识了再多的兄弟,大家都拍着胸脯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是真的出了事,和你一起承担的只有你的老婆和孩子。不要等到身体出事了,才明白这世间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有千万种,而用喝酒来证明则是最愚蠢的一种。

九、国外酒文化

1、英国对酒来者不拒

英国堪称世界最能喝的国度。英国自产酒的数量不大,却是酒类消费大国。自家的、外来的,来者不拒、兼容并包。在伦敦,用泰晤士河水酿造的LONDONPRIDE是大家最爱喝的淡啤酒。

2、俄罗斯喝酒抵御寒冬

也许是因为俄罗斯大部分国土位于寒冷地区,为了对抗严酷的自然条件,只有喝醉了才能度过漫漫寒冬。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国酒,它是极寒之地的产物。在俄罗斯人看来,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俄罗斯男人说,不让喝伏特加还不如去死。有些俄罗斯人见面时会问候一下喝了没有,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吃了没有一样,难怪人们常把伏特加比喻成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3、法国酒窖来炫富

去法国朋友家做客,他们不炫耀住宅、藏画,却会领你去酒窖。酒窖显示法国人的生活品质,象征富贵、涵养和文化品位。法国人有句话,私人酒窖里储藏着风雅。法国人为了营造风雅氛围,住进别墅第一天,就开始装点酒窖。法国是世界著名的产酒大国,葡萄酒产量居全球之首;香槟、白兰地闻名于世。法国人对酒很讲究。一餐中可以饮几种不同的酒,而且是先后次序分得清清楚楚。大致上是分为餐前酒,又叫开胃酒、餐酒及餐后酒。

4、德国啤酒成饮料之王

就像瓷器使人联想到中国、樱花使人想到日本、牛仔使人想到美国一样,啤酒让人想到的是德国。黑啤是德国最有特色的啤酒,酒液为咖啡色或黑褐色。德国黑啤有出众的美容功能,据说毛孔粗大的德国女孩经常用啤酒收敛毛孔,消炎杀菌;另一方面啤酒经谷物发酵后含有一些酶,可以分解角质和油脂。 当然,德国黑啤的所含的热量相当的惊人,100毫升的黑啤含有100千卡的热量,所以想要保持身材的人们可不要贪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