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
(1)第一段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默读有些难了,所以我这里主要是针对三年级及以上的孩子。
默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因为有的孩子在考试做阅读题时,总是喜欢发出一些阅读的声音,因为他没有习惯默读。但这样的后果可能就会导致老师认为他抄袭,甚至还会提醒他不要发出声音。再者,考试时不会默读,也会影响周围的同学,所以学会默读很关键。
第一遍默读的意义,一方面是让孩子学会默读,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能够整体感受一下这篇文章或者这首古诗,究竟写的是什么,读了给人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再者,默读的时候也能让孩子快速找到自己拿不准读音的汉字或者词语,将其标注后查阅字典解决读音问题,也为熟读或背诵课文提供了便捷。
(2)大声朗读,读通顺(一遍读不通,就多读几遍)。
大声朗读,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也会激发孩子斗志昂扬的语文朗读热情,是训练语文语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反复的大声朗读,把课文读熟悉,一边不行就读两遍,两遍不行就读三遍。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稍微读几遍都没有太大印象,所以曦曦妈建议最好让孩子大声朗读十遍。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读音的标准性很关键。平舌、翘舌、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变音、鼻音等等,都要加倍小心。因为一旦自己把错误的读法形成了习惯,想要改正可就很难。
(3)大声朗读重点段落。
哪些是重点段落呢?一般就是写得非常详细和优美的段落。多朗读这些段落,不光有助于孩子后续的理解,也可以成为孩子仿写的素材。让优美的语句和段落,通过模仿的方式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将其运用到作文中以后,分数自然就高了一个台阶。
而重点段落,往往也是老师精讲的难点段落,更是考试时最常出现的“课内阅读”板块的内容。所以,大声地朗读重点段落,可谓是好处多多。
2.标:标出自然段。
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就是“换行空格”。即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字,而且是空两格。用word文档的专业术语叫“首行缩进2个字符”。
标出自然段,一方面是考验孩子对“自然段”这个概念的掌握情况;一方面,也是检测孩子粗心与否的方式,毕竟有的孩子不是数多了,就是数漏了。
再者,不同的自然段往往写作的内容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关系不同,早点标注段落更容易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思路。因为老师常常会说:“请同学们看到第几个自然段。”
3.圈:圈出生字词。
生字条里的生字,是小学语文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必须要消化掉。
生字条的生字,往往就会出现在任何一次语文考试的第一题。要么要求孩子们选择正确的读音,要么就要求孩子们进行连线,又抑或是补充读音或者考察某个汉字的偏旁是什么。
对于生字条里的汉字,孩子究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只需要认识,能够写出正确的读音,会组至少两个词语,知道对应的部首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