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这昆虫学名是什么?

这昆虫学名是什么?

鹿蛾,鹿蛾科(Amatidae)小至中等大蛾类,外形似斑蛾或黄蜂。喙发达,但有时退化,下唇须短而平伸,长而向下弯或向上翻,头小,触角丝状或双栉伏。胸足胫节距短,腹部常具斑点或带。翅面常缺鳞片,形成透明窗;前翅矛形、颇窄,翅顶稍圆,中室为翅长一半多;后翅显著小于前翅。幼虫色泽鲜艳,具有4对腹足、1对臀足,体表常具毛瘤,其上着生长毛簇,腹足趾钩半环形;蛹光滑、坚硬、有茧。在花丛中飞翔吮吸,休息时翅张开,因为鹿蛾体钝,加上后翅很小,飞翔力弱,人们常可用手去捕捉它们。

中文学名

鹿蛾

拉丁学名

Ctenuchidae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门

六足亚门

形态特征 听语音

成虫 雌蛾体长 12—15 mm,翅展 31-40mm;雄蛾体长 12-16 mm,翅展 28-35 mm。体黑褐色。触角丝状,黑色,顶端白色。头黑色,额橙黄色。颈板、想基片黑褐色,中、后胸各有1个橙黄色斑,胸足第一跗节灰白色,其余部分黑色。腹部各节具有黄或橙黄色带。翅黑色,前翅基部通常具黄色鳞片,m1斑方形,m2。斑乎截楔形,m3斑亚菱形,m4斑长形,其上有时附有1个小斑点,m5斑长于m6斑。后翅后缘基部黄色,中室、中室下方及Cu2脉处为透明斑。 卵椭圆形,长径 0.76—0.80 mm,短径0.65-0.70 mm。表面有放射状不规则斑纹。初产卵乳白色,孵化前转变为褐色。

幼虫 初龄幼虫体长 0.20-2.2 mm,头宽 0.58-0.62 mm。头深绿色,体黄褐色,各体节毛瘤上着生 1-2根刺毛,腹足淡褐色。老熟幼虫体长 22-29 mm,头宽2.16-2.23 mm。头橙红色,顿中沟两侧各有 1块长形黑斑。胸部各节有 4对毛瘤,腹部第一、二、七腹节各有7对毛瘤,第三至第六腹节各有6对毛瘤。气门椭圆形,黑色。腹足授红色,趾钩单序中带。

蛹纺锤形,长 12-17 mm,宽 3.6-5.0 mm,橙红色。下唇须基部,前、中足及翅上各有小黑斑。腹部冬节有2-3块黑斑。臀棘具钩刺48-56枚。

生物学特性 听语音

此虫在福建南平1年发生3代,以幼虫越冬。翌年3且上旬越冬幼虫开始取食活动,

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5月下旬孵出,7月中旬化蛹,8月上旬成虫羽化。第二代幼虫8月中旬孵出,9月下旬开始化蛹,10月上旬成虫羽化。第三代幼虫10月中旬孵出,11月中旬进入越冬状态。 成虫多在12~17时羽化,羽化后2-3小时开始飞翔活动,吮吸花蜜。成虫白天活动频繁,无趋光性。羽化后第二天开始交尾,交尾多在15-18时,交尾历时18-31小时。雌蛾一生交尾1次。交尾后第二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黑荆嫩叶背面或嫩捎上,排列整齐。卵分2-3次产完,第一次产卵最多。据室内观察,每雌最多产卵所粒,最少36粒,平均88粒。雌、雄性比0.6:1。 卵经 4—9天孵化,以 1—3时孵化最多,各代卵的孵化率均在 94.6%以上。幼虫 7龄,少数8龄。初孵幼虫先食卵壳,然后群集于嫩叶上,取食叶肉组织。2龄后开始分散危害,食叶呈缺刻状。5龄后幼虫食量较大,常转技或转株危害。据测定每只幼虫平均食叶9.73 g。 6-7龄幼虫食量最大,占总食叶量的 67.8%。第一代幼虫期 44-53天,第H代38-47天,第3代176—194天。各代幼虫危害盛期:越冬代3月下旬至4月下旬,第一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9月上、中旬。 老熟幼虫化蛹前停止取食,爬向枝梢端部,吐少量丝缠绕于枝叶及虫体上,悬挂于黑荆树小枝上。预蛹期 2-3天,蛹期 8-16天。化蛹率 93.5—96.4%。 天敌 已知有稻苞虫黑瘤姬蜂、广黑点瘤姬蜂,据1988年调查,寄生率 10.6%。另外还有伞裙追寄蝇,5-6月间在林间常见幼虫被白僵菌寄生。 该虫多发生在东南坡的幼林地,尤以中下坡及靠近林道两旁的幼林受害较重。

鹿蛾

防治方法 听语音

1.5-6月间在林间施放白僵商粉炮,每公顷放32个。

2.幼林地可用90%敌百虫晶体脱皿倍液,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50%辛硫磷1500倍液,2.5%溴氰菊酯500倍液,喷雾毒杀5龄前幼虫,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