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篇,“始作俑者,其无後乎”。旧说:“最早开始用木或陶等制作俑人来代替真人进行殉葬的人,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其实是从东汉赵岐以来的误解,溥正做了纠正,本意应该指最早开创好的风气的人。
然而,或有考证谓以上说法并无考证,根据现代汉语第6版词典解释“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对“始作俑者”的解释历来贬义很多,为什么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会被视为恶劣风气呢?真人殉葬是奴隶社会的野蛮习俗,用陶俑替代真人,是尊重生命的表现,也是社会的进步的表现,为什么被孔子痛骂呢?我们接下来进行考证。
(一)出处摘引
始作俑者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篇:“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转述且史无前例地记载了孔子的这句话,至于孔子确曾说过,还是孟子的托伪之辞,已不能有定论。现代学者给出官方注解是,“那个最早发明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的人,大概不会有后代吧”。对“无后”解释为没有后代,是孟子其书的另一句话的影响,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否真应当这样解释,需要进一步考证。
(二)前人注疏
历史上曾有多位经学家作注,比如东汉经学家赵岐在《孟子注》中说:“佣,偶人也,用之送死。仲尼重人,谓秦穆公时以三良驹殉葬,本由有作佣者也。夫恶其始造,故曰此人其无后嗣乎”。此处赵歧才是开了“恶风气之先”,而作为后世“儒家正统”的朱熹试图粉饰孔子的形象,在其《孟子集注》中说:“古之葬者,束草以为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佣,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郭沫若则赞成朱熹的观点,认为佣殉在人殉之前出现,孔子反对人殉,故追本溯源,反对佣殉,对始作俑者以痛骂。现代学界权威杨伯峻先生则认为:“古代最初用活人殉葬,,后来生产力渐渐提高,,一个人的劳动除了供给本人的必需生活资料以外,还有剩余可供剥削,于是人才被稍加重视, 逐渐地不用来殉葬, 而改用土俑和木俑。从孔子这句话来看, 他是不明白这一历史情况的。他却认为先有俑殉, 然后发展为人殉。”杨伯峻显然只更新了人殉还是佣殉先后的视角,解释却并没有突破。那么佣殉和人殉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呢?
(三)殉葬制度考究
人殉制度形成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之后,以商朝最盛,西周虽仍存在,然目前发现的大中型墓尚未见有十人数十人规模的,春秋时期减少的更为明显。根据田野考古发现和一些文献资料都可以说明,最早的佣是商代晚期贵族男子商瑄墓中的佣。从西周开始,才出现陶制或木制的佣,但并未形成制度。此后佣殉代替人殉的现象逐渐增多,只是好景不长,有些天子或诸侯受迷信思想影响恢复了人殉,以显权力威望 。
当代著名考古学家王仲殊先生《中国古代墓葬概说》中也谈到:“商代统治阶级的墓葬制度特点之一,是杀戮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商王和大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他们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卫兵、各 种勤杂人员及完全供杀殉用的“ 人牲 ”。殉 葬人的身份和待遇各有不同,但都是墓主人的奴隶。”“杀人殉葬的制度,在西周前期仍然很普遍,西周中期以后则稍为减退。但是,直到春秋战国时代,在有些诸侯贵族的大墓中还是可以看到有人殉的情形。”“杀人殉葬的情形在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大量存在。在曾侯墓里,***有二十一人殉葬,她们都系女性青少年,当为墓主人的侍妾之属。山东省临淄的齐国贵族墓和芭南的营国贵族墓,也都有类似的殉葬人,后者除了侍女等人之外,还有专供杀殉的“ 人牲 ”。山西省侯马的一些战国中期的墓,规模不大,但也在墓的周围埋着许多被杀的奴隶,他们往往戴有刑具。但是,总的说来,在春秋战国时代,人殉的情形确比商代、西周少见了。在当时,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河南省信阳和湖南省长沙等地的楚墓,由于有较好的防腐设施,墓中大量的木俑能完好地保存下来。以俑随葬,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综上材料,人殉在俑殉之前,足可否定赵岐、朱熹和郭沫若的观点。
(四)孔子思想联系
另有一些人试图让原有解释说得通,认为孔子本意连佣都不应陪葬,因为是人形的,更别提用活人了。可这种解释未免过于牵强,只不过像人而已,孔子也不至于骂他断子绝孙吧?若此句真的是孟子引述孔子的话,孔子又岂会如此谩骂?综合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宗法观念都可以看出,随口说出这么一句诅咒的话,非但和他慎言笃行的思想不符,更与其仁者爱人仁爱待人的思想相悖。
(五)词义语法辫析
已有的解释大多出于贬义,即使一些肯定的也显得附会,究其原因大概是对“其无后乎”的解释的分歧。其无后乎,《道德经》上虽有类似句子“其犹橐龠乎”,然而古汉语中并没有“其...乎”句式。“乎”用于句末则表示感叹或反诘,对那句话的解释多用感叹语气,并不能排除可以用反问语气的可能。
有人做过考证,《论语》里孔子也常骂人,骂子路“小人穷斯滥矣!”,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骂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骂世道“觚不觚,觚哉!觚哉!” 等等,骂人而以“乎”结尾居然一例都没有。以“乎”结尾的句子很多,但绝大多数是反问。《论语》第一句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个“乎”,都是反问的意思。还比如论语里: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孔子骂子路是以“哉”或“也”结尾,而以“乎”结尾的都是反问语气。这就相当于孔子告诉我们:“我骂人从不用容易引起歧意的‘乎’结尾,而是用‘哉’或‘也’结尾,以“乎”结尾的多是为了加强语气的反问”。这一点至少可以说明“其无后乎”解释作“他们都会该断子绝孙!”是有争议的,要么并不是感叹语气,要么孔子并不是责骂的意思。
至于“无后”,学者们将其作“后代”解释,或许受孟子其书另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解释的影响。三不孝具体是什么,孟子没有点出,也是赵岐加上的“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原文在《孟子·离娄》中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这里“不告而娶为无后”显然并不是不生养后代。此外,孟子虽未点明三种不孝,却认可世俗中的五种不孝定义,即“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此一段另涉及的匡章“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通国皆称不孝”,孟子对此却持肯定态度,并为其辩解。可以看出在孟子观点里不孝的最深体现是“不顾父母之养”,生养子嗣固然是孝的重要内容,但是尽心以赡养父母才是孝的根本 。
此外,即使上述还不能说明“无后”的本意,即使用“没有后代”解释“无后为大”中的“无后”,又怎么能说此“无后为大”中的“无后”即彼“其无后乎”中的“无后”呢?古汉语中“后”有“子孙”的释意,另有一义为“继承”。《商君书》:“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后为继承之意。又如,《吕氏春秋·长见》“察今则可以知古,知古则可知后。”注:“来也。” 如果结合文意语境和上述论证,“无后”二字并非孔子斥骂其无子孙,而是哀叹“没有了后继者”。将那句话重新解释则是,“那个最早发明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的人,没有后继者了吗?”其实,孔子对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表示赞叹,只是哀伤这种伟绩后继无人。
(六)情境带入
不妨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境:孔子看到春秋时一些诸侯又开始用人葬,这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文明倒退的表现,于是缅怀制礼的周公,心里虽有像周公那样“为世界除蔽气”的抱负,却感叹壮志难酬。于是向天发问:“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既是对礼崩乐坏时代的哀叹,也是对没有英明的帝王拯救这个时代的哀叹,同时也是对自身有心救世却没有门路的哀叹。
如果这句话是孟子的托伪之辞,带入孟子的话语环境也是合适的。“仲尼说:‘那个最早发明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的人,难道没有后继者吗?’因为像人所以用它可以使人免死,既然使百姓免于殉葬而死,又怎么能使百姓因饥饿而死呢?”
(七)结语
很多人或无心或有意理解为,孔子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赞成用人殉葬,这正符合了某些批斥儒家吃人思想的依据,代表传统文化的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便遭到进一步扭曲。对先人原典的解读,一字不通可能颠倒对先人的整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