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鼻疔简介

鼻疔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鼻疔的症状 5 鼻疔的病因病机 6 需要与鼻疔相鉴别的疾病 7 鼻疔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鼻疖·邪毒外袭证 7.1.1.1 鼻疖·邪毒外袭证的症状 7.1.1.2 证候分析 7.1.1.3 鼻疖·邪毒外袭证的治疗 7.1.1.3.1 方药治疗 7.1.1.3.1.1 治法 7.1.1.3.1.2 方药 7.1.2 鼻疖·火毒内陷证 7.1.2.1 症状 7.1.2.2 证候分析 7.1.2.3 方药治疗 7.1.2.3.1 治法 7.1.2.3.2 方药 7.2 草药治疗 7.3 外治法 8 鼻疔患者日常保健 9 医案 10 关于疔疮 11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鼻疔的穴位 2 治疗鼻疔的方剂 3 治疗鼻疔的中成药 4 鼻疔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鼻疔 1 拼音

bí dīng

2 英文参考

nasal furunculo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nasal 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furuncle of nos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鼻疔(nasal ding[1])为病名[2]。见《外科启玄》。又称鼻疖(nasal furuncle)[1]。是指生于鼻部的疖肿[1]。主要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其形小根硬状若钉盖、顶有脓点如椒目[3]。本病一般数日内自行破溃,排出脓点而愈[3]临症须密切观察,若因邪毒壅盛,或处理不当可转为疔疮走黄的重证[3][2]。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疔疮者,言其疮形如钉盖之状也。”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此证生于鼻孔内,鼻窍肿塞,胀痛引脑门,甚则唇腮俱作浮肿,由肺经火毒凝结而成。”

4 鼻疔的症状

鼻疔生于鼻内或鼻翼、鼻尖部[1]。患者鼻部局限性红肿疼痛,形小根紧,坚硬如钉,顶有黄白色小脓点[3]。

5 鼻疔的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此证生于鼻孔内,鼻窍肿塞,胀痛引脑门,甚则唇腮俱作浮肿,由肺经火毒凝结而成。”

鼻疖多因挖鼻、拔鼻毛等损伤肌肤,风热邪毒乘机外袭,内犯于肺脏,内外邪毒壅聚鼻窍,熏蒸肌肤而致[3]。

或因恣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物,以致火毒结聚,循经上犯鼻窍而生[3]。《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头为诸阳之首,鼻为血脉多聚之处,其脉络内通于脑,若火毒势猛,正气虚衰,或早期失治、误治,或妄行挤压,则会导致邪毒走散,入犯营血,内陷心包而成走黄之证[3]。

6 需要与鼻疔相鉴别的疾病

鼻疔应注意与鼻疳相鉴别,鼻疳病变范围较广,表现为鼻孔处皮肤潮红,糜烂、流水、结痂等,故较容易鉴别[3]。

7 鼻疔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鼻疖·邪毒外袭证

鼻疖·邪毒外袭证(nasal furuncle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pathogenic toxin)是指邪毒外袭,以外鼻部疼痛,并见局限性红肿隆起如粟粒,或疮顶现黄白色脓点,伴头痛、发热,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鼻疖证候[1]。

7.1.1.1 鼻疖·邪毒外袭证的症状

鼻疖·邪毒外袭证初起表现为外鼻部局限性焮红,或麻或痒,继则渐次隆起,如粟粒,渐长如椒目,焮热微痛,根脚坚硬,有若钉钉之状[3]。

3~5天后,疮顶现黄色脓点,顶高根软,多自溃脓出,肿消而愈[3]。

一般全身症状不显,或伴头痛、憎寒、壮热、全身不适、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3][1]。

7.1.1.2 证候分析

火热邪毒,袭滞于鼻,蒸灼肌肤,气血凝滞,聚集不散而成疔疮。故见局部红肿如粟如椒,焮热疼痛[3]。

热毒久聚肌肤被灼腐成脓,《黄帝内经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脓自溃,肿消而自愈,此乃鼻疔常见之顺证[3]。

热毒壅盛,正邪相搏,故证见憎寒壮热[3]。

由于邪毒上扰,内困清窍而不泄,清阳受阻而不达,故头痛[3]。

7.1.1.3 鼻疖·邪毒外袭证的治疗 7.1.1.3.1 方药治疗

7.1.1.3.1.1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3]。

7.1.1.3.1.2 方药

可用五味消毒饮[备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加减治疗: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青天葵清热解毒,蒲公英、紫地丁苦寒泄热消肿[3]。

若疼痛较甚者,加归尾、赤芍、丹皮以助活血止痛[3]。

若脓成不溃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助消肫溃脓[3]。

若有恶寒、发热,配入连翘、荆芥、防风以疏风解表[3]。

若病情严重,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备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桑白皮、生石膏、天花粉[3]。成药可服牛黄解毒丸[3]。

7.1.2 鼻疖·火毒内陷证

鼻疖·火毒内陷证(nasal furuncle with pattern of firetoxin sinking inward)是指火毒内陷,以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局部红肿灼痛,头痛如劈,伴高热、烦躁、呕恶、神昏谵语、痉厥、口渴、便秘,舌质红绛,苔厚黄燥,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鼻疖证候[1]。

7.1.2.1 症状

鼻疖·火毒内陷证患者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局部红肿灼痛,头痛如劈,并有高热、烦躁、呕恶、神昏谵语、痉厥、口渴便秘、舌红绛、苔厚黄燥、脉象洪数[3][1]。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疔疮初生时,红软温和,忽然顶陷黑,谓之走癀,此症危矣。”

7.1.2.2 证候分析

若火毒势猛,正不胜邪,导致邪毒内陷,则证见鼻肿如瓶、目胞合缝[3]。

继而毒入营血,犯及心包,则见神昏谵语、烦躁呕恶[3]。

舌质红绛、苔厚黄燥、脉洪数,为热盛之证[3]。

由于正气虚衰,不能托毒外出,反陷入里,故见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此乃鼻疔逆证[3]。

7.1.2.3 方药治疗 7.1.2.3.1 治法

泄热解毒,清营凉血[3]。

7.1.2.3.2 方药

可用黄连解毒汤[备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犀角地黄汤[备注]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生地黄、牡丹皮、芍药治疗[3],以苦寒泄热、凉血解毒,并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天3次[3]。

如病情发展加重,出现神昏谵语,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镇痉息风[3]。

若病程日久,气阴耗伤、脉象虚弱者,宜生脉散,以补益气阴[3]。

7.2 草药治疗

野菊花、羊蹄草、犁头草、凉粉草各30~60 g,水煎服[3]。

翻白草、鬼针草、地丁各30 g,水煎服,以清热解毒,消肿透脓[3]。

7.3 外治法

1)以内服中药渣再煎,以药液热敷患处[3]。

2)玉露膏[备注]玉露膏(经验方):美蓉叶研成极细末,以凡士林调成20%油膏、金黄膏涂敷患部,或紫金锭[备注]又名玉枢丹,出《片玉心书》、四黄散[备注]四黄散(《证治准绳》):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滑石、五倍子研末。调水涂敷[3]。

3)选用野菊花、芙蓉花叶、苦地胆、鱼腥草等捣烂外敷[3]。

4)脓成顶软者,局部消毒后用尖刀片挑破脓头(以脓出为限),忌将疮顶切开过多,以免导致脓毒走散[3]。

8 鼻疔患者日常保健

(1)禁忌一切挤压、触碰、挑刺、灸法及早期切开引流,以免诸经火毒相搏,脓毒扩散,入侵营血,内犯心包[3]。

(2)忌食辛辣炙博及腥荤发物,多吃蔬菜,多饮水[3]。

(3)戒除挖鼻及扯鼻毛之坏习惯,根治鼻病,保持鼻前部清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3]。

9 医案

《赵炳南临床经验榘》;关×,男,34岁。主诉:右俺鼻孔生疮红肿伴有发热八天余。现病史:患者于八天前右侧鼻孔生疮,日渐增大,局部红肿,恶寒发热,恶心,大便秘结,口渴心烦,经服西药后未能控制,局部脓头欲破渍。检查:右翻鼻前庭红肿,中心有一脓头,周围漫肿约2 cm×2 cm大小,体温38.7℃。脉象细散,舌苔薄黄,舌质稍红。诊为鼻前庭疖肿。证属肺热不宣,火毒凝结,(白刃疔)。治以清肺经热,解毒消肿。药用连翘五钱,公英五钱,金银花五钱,野菊花三钱,黄芩三钱,瓜蒌一两,生地五钱,甘草二钱。煎服六剂,疔疮已基本痊愈。用牛黄清心丸,早晚一丸;梅花点舌丹,晚服二粒,以解余毒,十天后复诊,诸病皆愈。

按:白刃疔多生于鼻孔前、属于肺经毒火[3]。故方中除常用的清热解毒剂外,另加瓜蒌,因其入肺、胃、大肠,又佐以黄芩、功能清肺热而润燥,解毒散结,为治疗本例之特点[3]。

10 关于疔疮

疔疮(ding deeprooted sore)为病名[4]。又名丁疮、丁肿、疔肿、疔毒、疵疮[5]。是指好发于颜面、四肢,以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肿痛灼热,易于走黄、损筋伤骨为主要表现的疮疡[1]。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疔肿》云:“初起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若大重者,则呕逆,呕逆难治;……经五六日不瘥,眼中见火,神昏口干。心烦即死也。”陈实功《外科正宗·疔疮论》云:“夫疔疮者,乃外科迅速之病也。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

疔的名称繁多,证因各异。

按照发病部位的不同而有人中疔、蛇头疔、虎口疔、鼻疔、红丝疔等多种名称[4]。

按照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可分为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疗疮、红丝疔、烂疗、疫疔五种。

疔的范围很广,包括西医的疖、痈、坏疽的一部分,皮肤炭疽及急性淋巴管炎。疔疮相当于颜面部、手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及部分特殊感染,是一种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的疾病。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易引起走黄危证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常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详见疔疮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