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作者:苏轼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1,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2,艳歌余响,绕云萦水3。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4。
云梦南州5,武昌东岸6,昔游应记。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7。
注释:
1.闾丘孝终,字公显,曾任黄州知州。致仕后归苏州故里。
2.指乐声凄绝。柱,筝瑟之类乐器上的枕木。危,高。谓定音高而厉。
3.两句用秦青"响遏行云"典。《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五湖"三句,相传范蠡相越平吴之后,携西施,乘扁舟泛五湖而去。这里借此想象公显致仕后的潇洒生涯。
5.指黄州,因其在古云梦泽之南。
6. 亦指黄州。
7.端来,准来,真来。参差,依稀、约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三句悬想对方梦见自己。
[词牌知识]
又称《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双调,上片十一句,押四仄韵,五十二字;下片十一句,押五仄韵,五十字,***一百零二字。用“越调”。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下片第九、十句又作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的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也是在谪黄期间所作。
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此词写了苏轼一个浪漫奇瑰的梦,在梦中,故人风流自在,宴乐于"郡中胜绝"的栖霞楼。而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正是孤独寂寞,与亲朋好友隔绝之时。这样的梦境,实际反映出苏轼在此等景况中,对自由、友情的向往之情。梦醒之后,只见烟波浩淼,空江月明,与美丽梦境两相对比,孤寂之感更为强烈。而结尾想象故人如今一如既往的潇洒生涯,悬想对方梦见自己,也是极度孤独中的浪漫幻想。全词于风流潇洒中又有沉郁之致,即是苏轼当时心境抑郁,而又努力以旷达之意自我排遣的反映。
此词手笔、章法都得到评家称赏,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云:"突兀而起,仙乎仙乎。'翠壁'句崭新,不露雕琢痕。上阕全写梦境,空灵中杂以凄厉,过片始言情,有苍波浩淼之致,真高格也。'云梦'二句,妙能写闲中情景,煞拍不说梦,偏说梦来见我,正是词笔高浑,不犹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