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国人的用事择日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这种择吉文化自古以来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
扩展资料
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的历法,基础则是天干地支的排列组合与循环,循环意味着周而复始,同时也意味着再现。正是这种“再现”,让择日避忌有了意义。古人制定历法,确定吉凶之日的根本依据,就是日月星辰。这其中星辰是确定日子的最关键的因素,而公历则基本上不去考虑这些,也就无有宜忌之说。
传统历法
融汇了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为一体的历书,称为黄历,又称老黄历、皇历、通胜等,是一种附加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的历书。历书是古时帝王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准则,是由皇帝颁布的历法,所以人们把历书称为“皇历”;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帝制,取谐音把“皇历”改称“黄历”。
黄历里面不但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而且还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其内容指导中国劳动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黄历民间又俗称为“通书”。
但在粤语地区,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每天的宜忌、干支、值神、星宿、月相、生肖运程、吉神凶煞(黄道、黑道)等。
"黄道”本是天文学上的专门术语,天文学上还有白道、赤道,但并无“黑道”;"黑道凶日"这概念是古代黄历编制者相对“黄道吉日”而创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