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观刈麦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观刈麦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观刈麦》这首诗中对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苦难生活都作了形象的描绘,并把自己放进去和他们作对比,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

观 刈 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早期讽谕诗中的佳作之一。全诗二十六句,通过诗人观看割麦过程,表现出农民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现状,从而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原因—— 苛捐杂税的繁重。在诗歌中,诗人不但把抨击矛头直接指向横征暴敛、搜括民财、兼并土地使农民破产的封建剥削制度,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艺术上,这首诗歌让读者感受诗人白居易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的审美技巧对诗歌意蕴表达的作用。现就本诗在艺术审美上择其要而简述之。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何立主编的《写作词典》中说过对比手法就是“把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情境,不同性格的人物安排在一起,显露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或在同一个物身上设计外在的表象与内在的本质不同,这是写作中重要的基本表达方式”。这种艺术手法,不但使所要描绘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突出,而且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表现作者的情感思想,体现出诗人的审美观念。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也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割麦人和拾麦人对比

通过割麦人和拾麦人生活处境不同,突出的“刈麦”者,并照应着诗题。诗中写割麦人家还“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而刈麦人家却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也就是说,割麦人家里还能有妇女小孩送来稀饭,而拾麦人家却只能靠拾了别人的遗穗,拿回去碾米充饥。这样,通过割麦人与拾麦人对比,不仅更突出了这一部分农户的悲惨遭遇,而且揭示了农民贫困的又一社会根源,从而揭示了统治阶级不顾人民生活而残酷剥削的本质,也暗示了诗人对人民处境的同情之心。从审美艺术来说,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审美空间的形成,这样,不但使诗歌境界更加开阔,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意境,而且使诗歌所蕴含的意蕴更为深厚有力,诗人批判精神也表现得更为强烈、深刻。

其次,诗人与农民对比

《观刈麦》是一首叙事诗,是诗人所“观”。可以说,在诗中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和三人称叙事视角,这样视角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客观性。在诗歌中,我(也许就是“诗人”)是一个观者的角色,是直接进入诗中的。视角的这样的设定,不但有助于诗人进入作品客观叙述事件,而且有助于直接表明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诗歌中,诗人把一个小“我”与不幸的广大农民作对比,个体与群体作比较,形成极大的空间,更易于突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诗人在对比中,不但客观地再现出人民生活的不幸,而且也更好地借助“自省”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比如,诗中写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我”想到自己一无“功德”,二“不事农桑”,却年俸“三百石”,而农民一年到头“少闲月”,却食不裹腹,因而深感“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惭愧。通过比较,这不仅表现出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而且在对劳动人民深表同情的同时,也在自我反省,表现出当时社会的不合理性。这样,不仅更加强了诗歌的思想性和批判性,而且更发人深省,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提高读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