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奉献”与“无私奉献”
“奉”,《辞海》解释为“捧”,“进献”。《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历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辞海》解释为“本谓献祭。”《说文.犬部》:“献,宗庙犬名羹献。”段玉裁:“献,本祭祀奉犬牲之称。”;奉献,进物以表敬意。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奉献”,似应指“为人民做出贡献”。但这种贡献的目的是什么?要不要报酬?在这个词里面很难体现出来。
无,指没有,不存在。《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私,指个人的,自己的。无私,则不为了自己的,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由此,“无私奉献”,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地为人民做出贡献。”这个词在这里对行为的动机表达得很明确,即是没有私心杂念,不计较报酬地为人民做贡献。
二、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党向来要求每一个***产党员的思想都达到“为人民服务” 的境界,我们也一直用“无私奉献”来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含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含意。我们党对公民和对***产党员不可能提出同样的道德要求,因此,《纲要》使我们认识到“为人民服务”具有两层含义。等价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一个层次,公务员从事公务行为,获得纳税人的工资待遇,是为人民服务;商店售货员从事商业活动,获得店主的工资,也是“为人民服务”;无偿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个层次。公务员或售货员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加班加点工作而一计较报酬、没有奖金,是无偿服务。这里的无偿服务可以等同于上述所说的“无私奉献”。
三、职业责任或职业义务
职业责任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依法应负的责任,或者是应尽的义务,是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须的行为规范,违反这种规范,不但要受到道德的遣责,还要受到法律、行政等方面的追究。如人民把行政执法的权力委托给政府官员,政府官员以获得工资报酬为代价进行公务活动,就要依法掌好权,公平公正地行使手中的权力。这既是政府官员的责任,也是他们的义务,你既然从事这个职业,就必须这样做,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行政的追究或者道德的遣责。同样,老师教书、医生治病、工人做工都以自己的劳动为代价获得工资报酬,他们有责任、有义务遵守这个行业特有的行为规范。同样,不遵守这种规范,也要受到法律的或规章制度方面的追究或处理。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奉献”,没有体现行为的目的,很难给予相应的评价;“无私奉献”是无偿地、不计较报酬地为人民做贡献,应是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职业责任或职业义务”,是从事某种活动,更多的是指从事有偿劳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个规范不属于道德范畴,而属于法律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