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龙透关的历史记载

龙透关的历史记载

“龙透关”所以称之为“龙透关”,说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以喻名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北临沱江,南抵长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名。”

其二,依山名关。按《新建神臂关(即龙透关)碑记》论及龙透关的地理位置时所称之“佥曰:‘龙透山为忠山咽喉’” 可知,龙透关建关之处原有山名,为龙透山(即今泸州江阳区大山坪),龙透关依山而建,依山而名。

“龙透关”又名“神臂关”,此名始于明崇祯重建之时,关于“神臂关”得名说法亦有两种:

其一,以喻名关。“北濒沱江,南临长江,如一神臂雄锁两江,故又名神臂关。”

其二,《中华民国泸县志》所记之“明季增修,碑碣尚存,而其文不载。今以补修往访,则碑字残阙,惟额云:《新建神臂关碑记》及‘崇祯十年十月’、‘佥曰:龙透山为忠山咽喉’,‘名之神臂关’三语可读,其即林志所称者欤?考神臂山,在今弥陀场对岸,旧老泸城。宋淳祜初,制置使余玠、知泸州曹致大,迁州治于此,有神臂门、东门、西门(见《石抹按只传》、《张万家奴传》 ),兹乃名之神臂关,岂误耶?抑即以老泸城之神臂门名关,如泸之以泸川县移治而得名耶?”

“龙透关”与“神臂关”以喻名关的说法,似有重叠之嫌,“北临”与“北濒”,“南抵”与“南临”,一字之改,无甚差别。“犹如巨龙穿透两江”与“如一神臂雄锁两江”,本体相同,喻体有别。可能是将解释“龙透关”之说法套用于“神臂关”,也可能是将解释“神臂关”之说法套用于“龙透关”。 “龙透关”,在“城西七华里” ,“飞跃村的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 内,即今泸州市市区江阳西路南四川警察学院内。自蜀汉始建以来,“龙透关”之于泸州州治之方位有所变化,大致为蜀汉至明清,方志及官方史书、地理书籍皆称“龙透关”在泸州州治之南七里。清光绪以后,则改称“龙透关”在泸州州治之西七里:

一,位于泸州城西。

《中华民国泸县志》:“龙透关,距城西七里。”

《光绪泸州直隶州志》:“龙透关,在州西七里。”

二,位于泸州城南。

《明史》:“南有龙透关。”

《增订广舆记》:“龙透关,州城南。”

《大明一统志》:“龙透关,在城南七里。”

《嘉靖四川总志》:“龙透关,州治南七里。”

《嘉庆四川通志》:“龙透关,在州南七里。”

《大明一统名胜志》:“龙建关,距州南七里。”

《乾隆直隶泸州志》:“龙透关,在州南七里。”

《嘉庆直隶泸州志》:“龙透关,在州南七里。”

《嘉庆重修一统志》:“龙透关,在州南七里。”

《嘉庆重修一统志》:“龙透关,《州志》:‘在州南五里。’”

依现代卫星图,“龙透关”实在泸州市区西南。以上所称“在州南”、“距州南”七里、“在州西”、“距城西”七里,或指应为一处,皆在州治西南七里,但因观察者所处之角度不同,因而产生了在南和在西的差异。 “龙透关”,“始建于蜀汉” ,依历史文献记载,似是准确。

其一,《大明一统志》之记载。

《大明一统志》:“龙透关,世传为诸葛亮所立。”

《嘉庆四川通志》:“龙透关,《明统志》:‘相传武侯所立。’”

《嘉庆重修一统志》:“龙透关,《明统志》:‘世传诸葛武侯所立。’”

其二,《增订广舆记》之记载。

《增订广舆记》:“龙透关,世传诸葛亮立。”

《乾隆直隶泸州志》:“龙透关,《广舆记》云:‘世传诸葛武侯立。’”

《嘉庆直隶泸州志》:“龙透关,《广舆记》云:‘世传诸葛武侯立。’”

《光绪泸州直隶州志》:“龙透关,《广舆地记》云:‘世传诸葛武侯立。’”

《中华民国泸县志》:“龙透关,《广舆记》云:‘世传诸葛武侯立。’”

其三,《嘉靖四川总志》之记载。

《嘉靖四川总志》:“龙透关,世传武侯所立。”

其四,《大明一统名胜志》之记载。

《大明一统名胜志》:“龙建关,世传诸葛亮立。”

其五,《泸县志》之记载。

《泸县志》:“蜀汉诸葛亮依山势为城,……,名曰龙透关。”

按以上文献记载可知,龙透关始建于蜀汉,且始建者为诸葛亮,但因为不可切考,或说“世传”,或说“相传”。基于龙透关始建时间已有定论,此处不再说明,但关于龙透关的始建者是否是诸葛亮,此处予以说明。若说龙透关为诸葛亮所建,除非诸葛亮是以蜀汉丞相之名命令江阳太守建关,则诸葛亮必亲临江阳,才可修建龙透关。而诸葛亮与江阳出现在同一处的记载不外二条(《出师表》:“五月渡泸”之泸水在今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与江阳无关)。

第一条,出自《永乐大典》:“先主入益州,遣诸葛亮、张飞等引兵溯流定江阳,即今州域也。”

第二条,出自《元和郡县图志》:“初,曹公入汉中,诸葛亮出屯江阳。”

第三条,出自《大明一统名胜志》:“魏武屯汉中,诸葛亮出屯江阳。”

第一条之记载,时间为建安十七年(二一二年),刘备入蜀之时。

单看此条记载,以为诸葛亮攻占江阳且逗留,而按《三国志》数条记载:

“明年(建安十七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

“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诸葛亮是与张飞、赵云一同溯江入蜀的,诸葛亮先进占白帝,后与张飞、赵云同入江州,最后直趋成都;张飞进占江州;赵云则由江州而出,进占江阳。以此可知,《永乐大典》所谓的“遣诸葛亮、张飞等引兵溯流定江阳”,实际应该是“等”中的赵云“溯流定江阳”,而诸葛亮未曾在江阳逗留,那更谈不上修建龙透关了。

第二、三条之记载,时间皆为建安二十年(二一五年),曹操进占汉中之时。

按《三国志》之记载:“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由以上可知,建安二十年(二一五年),曹操进占汉中之时,刘备尚在荆州与孙权交战。在得到曹操已进占汉中的消息后,为防曹操趁势南下攻占益州,慌忙与孙权讲和,领兵退回江州,并为赶回成都作准备。此时,诸葛亮领兵出成都而至江阳,可能是为了尽快与刘备相见,商讨如何应对曹操,并与刘备一起溯沱江而返成都。如是此情况,诸葛亮出屯江阳,情势紧迫,逗留时间不可能太久,动作不可能太大,完全不可能修筑龙透关。 “龙透关”,自始建至今,依始建、重建与再建三个重要事件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自蜀汉始建至明代重建,称“龙透关”。

因蜀汉至元代及明前期,方志、史书、地理书籍等皆无关于龙透关的明确记载,能够确定此时期历史的只有始建时间条目之记载,即“龙透关,世传为诸葛亮所立”以下数条记载,参见始建时间条目(然而,以上记载皆为后人所记,可信度有待商榷)。

二,自明代重建(崇祯11年,1638年)至清代再建(同治2年,1863年),称“神臂关”或“龙透关”。

《明史》:“龙透关,崇祯间修筑(应作补筑)。”

《嘉庆四川通志》:“龙透关,《州志》:‘明崇祯间又加修筑。’”

《乾隆直隶泸州志》:“龙透关,明崇祯末补筑,碑碣尚存。”

《嘉庆直隶泸州志》:“龙透关,明崇祯末补筑,碑碣尚存。”

《光绪泸州直隶州志》:“龙透关,明末(崇祯)补筑,旧址倾圮。”

《中华民国泸县志》:“龙透关,明崇祯末补筑,有崇祯十一年新建神臂关碑(见附),记略可辨识。”

三,清代再建(同治2年,1863年)至今,称“龙透关”。

《中华民国泸县志》:“龙透关,今之重关,同治二年署牧周锡龄因旧址倾圮所建也。”

《光绪泸州直隶州志》:“龙透关,明末补筑,旧址倾圮。同治二年,署牧周锡龄乐捐公欸上重建,关南至大江,北至小江,修墙堞十余里。政暇辄步行督工,众工感而力倍,甫数月即告成,(今存《古龙透关碑》,见附)。”

附一:《古龙透关碑》:“古龙透关,吴县黄兴书,同治二年癸亥既吉立”。

附二:《新建神臂关碑记》:“崇祯十年丁丑十一月十七日,余甫到江阳。而是时,州中(阙四字)急(阙一字),谋所以守(阙三字)。佥曰:龙透山为忠山咽喉,守之(阙六字)形势(阙二字)我(阙一字)且无可着足,仅一线可通来往(阙三字)。立召匠鸠工伐木(阙三字),当道处设为隘,结石为垒,高可丈余,广则倍之,中留一门,立之以口,备出入也。上设一楼,(阙一字)棂布列,便眺望也。(阙十三字)门,利防守。名之曰:神臂关。既成,(阙六字)睹斯罔也。测高(阙二字)视远(阙一字)深山曲径而不得其利矣,而又(阙六字)兵将之(阙四字)矢石从容(阙一字)而一有警自足制贼死命,不待对垒而胜算在我矣。是役也,起于丁丑,成于十二月。念(阙一字)日,凡木石工师之费皆(阙二字),不动公币。始终其事者,则卫经历、江辂为之。其时,州守(阙一字)明新至(阙一字)观厥成(阙二字)有广(阙四字)关皆次第成之,是为记。崇祯十一年岁次戊寅孟春吉立。赐进士奉政大夫、四川按察司分巡下南道佥事参政。” “龙透关”自始建至今,其建筑性质凡有两次变化。“原为古关隘” ,后为城防关口,今为建筑古迹。

一,关隘时期。

自蜀汉至元,“龙透关”皆以关名。明代,《增订广舆记》将之归入“关隘” ;《大明一统志》 、《嘉靖四川总志》 将之归入“关梁”。清代,《明史》复以关名 ;《乾隆直隶泸州志》 、《嘉庆直隶泸州志》 、《光绪泸州直隶州志》 、《嘉庆四川通志》 、《嘉庆重修一统志》 将之归入“关隘”。

《古代汉语词典》:“关,名词,关卡,设于界上以稽查商旅,又关口、要塞;关隘,关口要地;关梁,关口和津梁。指水陆交通要道。” 《现代汉语词典》:“关,名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隘,书名语,名词,险要的关口。” 据此可知,在古代,关隘大部分是独立于城市之外的(但也有关隘与城市相结合的情况,如潼关),并非城市的必然组成部分(虽然关隘也是城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是城市之构成)。

二,城防关口时期。

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泸州的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亦不断扩大,城市向外扩张,城防体系也随之扩大,原有城墙已不能满足其需求。“龙透关”所处位置由远离城市,变为接近城市,最后被城市所吸纳,成为外城之关口。

《光绪泸州直隶州志》:“同治二年,……重建,关南至大江,北至小江,修墙堞十余里。”

《中华民国泸县志》将“龙透关”归入“城郭”,并记载:“距城西七里,有郭(外城),南至大江,北至沱江,为城堞十余里,中有关曰:龙透关,今称险固。”

在泸州起义中,作为泸州外城防御重地的“龙透关”已成为了敌我两军反复争夺的要地,从中也能看出,此时,“龙透关”已不单单是位于泸州外围、远离城市的一处关隘了,其已成为泸州城防之重要组成。至此,“龙透关”已完成了从关隘到城防关口的转换了。

三,建筑古迹,暨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期。

“龙透关”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已分别成为“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今日之“龙透关”古建筑遗址,暨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泸州起义纪念碑、龙透关城墙、关楼、千步梯、碑林等景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