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敛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韬光晦迹”。
一、
收敛光芒,隐藏踪迹。比喻不显露锋芒和才能。《太平御览》卷六五六引《高僧传》:“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我和你韬光晦迹老山中,煞强如齐家治国平天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亦作“韬光晦迹”。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於泥土之中。”见“韬光晦迹”。
二、词语分解
韬光的解释.敛藏光采。汉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隐曜,美玉韬光。”唐韩偓《元夜即席》诗:“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比喻隐藏声名才华。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晦迹的解释见“晦迹”。亦作“晦迹”。谓隐居匿迹。南朝梁沉约《郊居赋》:“侨栖仁於东里,凤晦迹於西堂。”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三、造句
1、但此刻,当他不得不选择这么做的时候,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韬光晦迹。
2、运甓操戈,韬光晦迹,画檀山庄七日的筹谋,就待这一刻决出胜负,柳枫怎堪前功尽弃?转头睇视朱友贞,疾首蹙额。
3、以贤侯才智,只须韬光晦迹,定能从容应付,安保无恙。
4、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果为儒者,方反躬克己之不暇,安得讲学?世所称儒称隐,皆胶胶扰扰者也。
5、释僧周,韬光晦迹,常在嵩山头陀坐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