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飞云洞题壁 》别裁
贵州飞云洞题壁
宋湘
我与青山是旧游,青山能识旧人否。
一般九月秋红叶,两个三年客白头。
天上紫霞原幻相,路边泉水亦清流。
无心出岫凭谁语,僧自撞钟风满楼。
宋湘是清代中叶的著名诗人,时人誉为“岭南第一才子”,为官廉明有政声。嘉庆18年(1813)宋湘外任云南曲靖府知府,第二年重游贵州飞云洞,这首诗即作于此时。《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这首诗,其赏析文章中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和缺少知音的孤独感” 物是人非的感慨在诗中很容易读出来,但只是一个表象,孤独感之说让人难以信服。
这首诗颇有禅意,大有悟道诗的味道。首联:“我与青山是旧游,青山能识旧人否”点明这是故地重游。这两句用了拟人、设问的修辞手法,“青山”在两句中重复出现,这种使用复词的效果有点民歌复沓的味道,自由活泼、轻松愉快,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很好的体现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心境。
颔联:“一般九月秋红叶,两个三年客白头”是对上联设问的回答,意为青山不可能再认识自己了。此联虽有物是人非的况味,但朴素的诗句中更包含着深刻的哲思,变与不变、永恒与短暂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前几年我调入母校从教,遥望南山心生感慨,写下四句打油诗:“二十年前望南山,如今南山还是山。青山无语观今古,今古几人识青山。”我不敢妄言开悟,但诗人旧地重游,在青山依旧人白头的境况下,由物是人非的感慨进一步思考了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是一点不难看出的。
“天上紫霞原幻相,路边泉水亦清流”这两句就是作者思考后所悟得的结果。“天上紫霞”、“路边泉水”都是好的物相,作者以之为借代是要言明:大千世界诸相虚幻不真,不是真如常在。《金刚经》上讲:“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两句不出这一篱墙。
“无心出岫凭谁语,僧自撞钟风满楼。” “无心出岫”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之中;“风满楼”出自唐诗人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句之中。虽是承人机杼,但自成组织,可谓脱胎换骨。这两句从上到下顺势而来,到此非有这两句不可。句中之景或是眼前实景、或是虚实相济、或皆为虚景,这都无碍这两句诗作为整个诗歌的主旨而存在。“无心出岫凭谁语”对于世事的是非长短任由他人去说,自己就像天上的白云一样无意而出,无意而去。这正是“如来”的要义所在:人不知其所从来,也不知其所从去,真性自如,无所不可。“僧自撞钟风满楼”进一步表达了禅定的境界,僧内心光明纯净,自然淡定,外界风声不着于心。苏轼有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可为佐证。
诗禅相通,古代文人有在诗中表现禅趣的雅好,王维算是一个代表,两宋诗人也多乐于此。苏东坡说:“每逢佳出辄参禅”,与陆游同时的吴可有句:“学诗浑是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难怪严羽要在《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来评析诗作。宋湘《送张船山前辈出守莱州即次留别元韵》六首之最后一首“忘年十载此长安,阅尽荣华耐尽寒。我是何人须是我,真诗莫与外人看”如果比照鲁智深在平定了方腊之乱后归隐时的一首诗偈“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来看,就会发现宋湘这首绝句的禅味有多么浓。宋湘无疑也有在诗中表现禅理的雅号,此诗大有禅趣之说当为不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