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红楼梦中方盛儿是怎么叠的

红楼梦中方盛儿是怎么叠的

楼主知道了告诉我

方胜儿?

方胜(方胜)

fānɡ shèng

--------------------------------------------------------------------------------

同音词放生、放声、房生、房省、访胜、防盛、芳声、

--------------------------------------------------------------------------------

汉语大词典形状像由两个菱形部分重叠相连而成的一种首饰。后借指这种形状。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题着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牋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王季思 校注:“胜本首饰,即今俗所谓?结。方胜,则谓结成方形者。”走路时,珠鞋一步一步印在软泥嫩苔之上,印得一路都是方胜了。 许地山《换巢鸾凤》

古代妇女头面风韵

爬爬书库

古代妇女的首饰,除了常见的簪钗、步摇、梳篦及金钿之外,还有金胜、玉胜、方胜、彩胜、玉梅、雪柳、灯球、闹蛾及珠翠等名目。这些饰物统称\"头面\"。 说起方胜,人们自然会联想起西王母的故事。西王母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生命之神,能使人长寿。嫦娥在奔月前偷吃的\"不死之药\",据说就是从西王母那里弄来的。在中国神话里,西王母一直是个无所不能魔法盖天的人,因为她的一句气话,牛郎和织女这对恩爱夫妻就只能永远天各一方,\"分居两地\";黄帝与蚩尤交战,正当被困之时,因为借得西王母一臂之力,所以反败为胜。大禹治水时,也因为受助于西王母,才获得了成功。古籍中在记述西王母这个人物形象时,有一个***同之处,就是说其\"戴胜\"。戴胜几乎成了西王母服饰中最鲜明的一个特征。如在早期文献《山海经·西山经》中,就有\"西王母其妆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的说法。晋郭璞在这段话下注释说:\"蓬头,乱发。胜,玉胜也。\" \"胜\"是怎样的一种饰物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早期的文物图像。现存文物中绘有西王母形象的,以汉代雕塑年代为早,如在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画像砖中,就有西王母形象,西王母端坐于龙虎座上,似乎在等候人们的顶礼膜拜,在其两鬓,各戴着一个饰物,这种饰物的造型是以一个圆形为中心,上下各附一个梯形翼翅;两个饰物分别固定在簪钗之首,从左右两侧对插入髻中;这种饰物就叫做\"胜\"。戴胜的西王母形象另外还见于山东嘉祥汉墓及沂南汉墓。

由于西王母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其所戴的饰物也就有了吉祥的意义。在汉魏时期,妇女戴胜的现象十分普遍。制胜的材料也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是以金制成的\"金胜\",《太平御览》卷719引《晋中兴书》中,就有关于金胜的记载:\"晋孝武时,阳谷氏得金胜一枚,长五寸,形如织胜\"。这种金胜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还可以看到,如江苏邗江甘泉镇汉墓出土的一件,呈扁平体,外形与同时期画像砖上西王母所戴的基本一致,长0.9厘米,宽0.8厘米,在圆心的两面,还各嵌一块圆形绿松石;湖南长沙汉墓出土的金胜,形制也与此相同,整件器物以纯金制成,长2.4厘米,宽1.5厘米,除了在器身布饰金珠之外,在圆形中心还用金珠编成团花纹样。以玉制成的胜,被称作\"玉胜\",如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立春》所云:\"彩鸡缕燕,珠幡玉胜,并归钗鬓\";这种玉胜在朝鲜乐浪汉墓中也有发现,器型与金胜大体相同,唯在圆型正中开有方孔,估计是为穿绳而备,以便和簪钗固结。在玉胜的外表,还刻有工整的几何图纹。若不是用玉,而是用宝石雕琢而成的胜,则被称谓\"宝胜\",如宋吴则礼《满庭芳》词:\"又喜椒觞到手,宝胜、仍剪金花\";此外还有用布帛制成的\"织胜\"及用五彩色纸或金银箔制成的\"花胜\"等。《后汉书·舆服志》记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祭祀之服就有华(花)胜之物:\"簪以玳瑁为摘,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簪。\" 随着时代的发展,胜这种首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仍旧称呼为\"胜\",但无论在质料上,还是在造型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譬如在宋代以后的文献中,常出现\"方胜\"的名称,这种方胜就和汉魏时期的金胜、玉胜有显著区别,它是两个菱形叠压相交而成的图形。如《清稗类钞·服饰》所称:\"以两斜方形互相联合,谓之方胜。胜本首饰。\"因为两相叠压,所以被赋予了联绵不断的吉祥寓意,广泛用于男女首饰。我们从江苏南京明墓出土的文物中,就可以看到双菱相交的金饰品实物,其制以金片作成,中部为四瓣蒂形,菱形的角隅及边缘部分饰以凸出的圆泡和连珠花纹。另外在浙江衢州的一座南宋墓中,也出土有这种方胜实物,其形制与此基本相同,只是材料不是用金,而是采用蓝色玻璃。

除了首饰之外,在宋代以后的建筑、织物及服装上,也常可看到方胜图形,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装饰图形的兴趣。另外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还常见有\"同心方胜\"这个名称,尤其在反映爱情题材的文艺作品中更为常见。如元本《西厢记》中,有\"把花笺锦字;叠作个同心方胜儿\"之句:《醒世恒言》中也有关于\"同心方胜\"的描写,说的是在明弘治年间,有一个名叫张荩的浮夸子弟出外游荡,见街面楼上有一个女子长得非常美丽,于是产生觊觎之念,几经挑逗,女子有意,张荩便从\"袖中摸出一条红绫汗巾,结个同心方胜,团做一块,望上掷来。那女子双手来接,恰好正中。\"《西厢记》所说的是将信笺叠成个方胜;《醒世恒言》所说的则是以汗巾结为方胜,其实都是指菱形,\"同心\"不过是一个美称,以象征缠绵不断的爱情。

胜的另一个变化是和岁时节令结合起来,被当作一种应景饰物。每逢元旦、立春、端午及人日〈正月初七〉等节序,民间男女不分老幼,纷纷戴上以彩色织物或五色纸片制成的饰物,或以此相赠,以图吉利。这种饰物的造型不限于传统的胜形或菱形,也有剪纸飞燕、鸡雉等形象的,考究者还饰以珠翠,因五彩斑斓,故被叫做\"彩胜\"。唐张继《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诗中,就有\"遥知双彩胜,并在一金钗\"之句;宋辛弃疾《蝶恋花》词也有\"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的句子,从这两首诗句中,可知这种彩胜是用簪、钗一类首饰绾结在发髻上的。另有一种彩胜,被制成一挂,形似店铺前用以招揽生意的小幡,因形得名,被称为\"幡胜\"。《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苏轼《元日》诗也说:\"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也有称其为\"春幡\"的,那是专指立春日所戴的幡胜。南朝徐陵《杂曲》中就有\"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次故\"的吟唱。据《岁时广记》及《东京梦华录》等书记载,两宋时流行着一种风俗,每逢立春,街坊邻舍往往互赠春幡,以示迎新。这种春幡不仅可以簪在髻上,还可以挂在门楣或院内树下,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至于人日,则以彩帛、金箔等剪作人形插在头鬓,或挂于宫内,名谓\"人胜\"。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即记谓:\"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以头鬓。\"唐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也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 大约从元代起,彩胜渐变为端午节所戴的一种饰物,佩戴位置也有了变化,一般多挂于腰际元人张宪《端午词》中就有:\"五色灵钱傍午烧,彩胜金花贴鼓腰\"之句。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后世。时至今日,每逢端午佳节,在城乡妇孺的身上,仍可看到一串串用五色绢纸做成的挂饰,考究的还在上面缀以布制的人型,并串有香袋、络子等物,俗谓\"端午景\"。其实这种饰物的前身,就是插在发上的彩胜。

玉梅也称\"雪梅\",它和雪柳、灯球、闹蛾等都是宋代妇女过元宵节时所戴的首饰。玉梅和雪柳都以白色绫帕或白纸做成,玉梅被作为梅树之状;雪柳则呈柳树之形,插在髻中以为装饰。《东京梦华录》在记述元霄节日风俗时称:\"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武林旧事》也称:\"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鹅、玉梅、雪柳。

\"闹蛾也作\"闹鹅\",它的形制稍微复杂一些,通常用竹篾、绫绢等制成花朵;另用硬纸剪制成蝴蝶、飞蛾之形,将其粘于细竹篾上,并附缀在花朵周围,使用时按插在发髻之上,微风袭来,举足行步时震动着花朵,牵动了竹蔑,花旁的蝶蛾微微颤动,就像围着花朵飞舞。和玉梅、雪柳等相比,这种饰物具有动感,更能起到引人入胜的装饰效果,所以也更受欢迎。从陕西扶风等地唐文化遗址出土的闹蛾实物来看,早在唐代,已经有插戴这种饰物的习俗。到了宋代更为盛行。宋人《宣和遗事》在记述元宵礼俗时,就说起过这种情况:\"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鳖山看灯。\"与此同时代的杨无咎在《人月圆》一词中,更是将这种饰物视为平安祥和的象征而大加赞美:\"闹蛾斜插,轻衫乍试,闲趁尖耍。百年三万六千夜,愿长如今夜!\"直到明清时期,仍有其俗,不过已不专用于元宵,还用于元旦。《金瓶梅词话》中就多次提到过这种风俗。刘若愚《明宫史》也记:\"自岁暮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威簪于首,以应节景。\"清代有一首《竹枝词》在叙述上元节北京风俗时,还以物拟人,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将不受羁束的男子比作\"闹蛾\",发出了\"真个郎心难捉缚,颤摇全似闹蛾飞\"的感叹,真是别有情趣。从这个\"飞\"字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出闹蛾这种首饰的特征。

灯球,顾名思义,应当是圆形饰物,它是用珍珠或料珠串在铁丝或竹蔑上的一种首饰。珠子可以用一颗;也可以用多颗,几颗珠子并行串组,形如挂灯笼。珠子的大小和枣粟差不多,宋人《事林广记》中就有这方面记述:都城仕女有神戴灯球、灯笼,大如枣粟,加珠茸之类。今从宋人李蒿所绘的《市担婴戏图》中,就可以看到插着灯球的妇女形象。

说起珠子,必然要谈到珠翠。珠翠也是妇女头面中常见之物。以珠翠饰首的风气由来已久,我们从汉代傅武仲的《舞赋》中,就可以看到\"珠翠的砾而照耀兮,华飞而杂纤罗\"的描写。唐人李善在这句话下注释说:\"珠翠,珠及翡翠也。\"可见所谓\"珠翠\",实际上包括珍珠和翡翠两种饰物。这是历代贵族妇女妆奁中的必备之物,百姓之家的女子,是不可能具备的,因此,\"珠翠\"一词也就成了贵妇的代称。南朝宋孝武帝《拟徐干诗》中就有\"自君之出矣,珠翠暗无粒\"的形容。最为深刻的是五代杜光庭所作的《富贵曲》,他从贵族妇女头上的珠翠,看到了广大劳动者的血汗,从而道出了\"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的惊世之语! 北宋时,富贵之家的女子以珠翠饰首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整饬民俗,提倡节俭,在宋景佑年间,曾经将珠翠列为禁物,不准官民之家再用;后来又禁止宫廷妇女使用。一直到了宋末,禁令才渐渐松弛,宋元之际用珠翠的妇女愈益增多,至明清时则再度流行,成为贵族妇女的主要首饰。

珠翠通常和金银合制成花朵,连缀于簪钗,使用时安插在双鬓。文献资料和笔记小说中有大量反映,如《金瓶梅词话》第50回写孟玉楼服饰:\"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清人王韫《淞滨琐话》记:\"妾头上珠翠,计可值三千金\";叶梦珠《阅世编》在记述清代命妇闲居时所用的首饰时也说:\"以予所见,则概用珠翠矣。然犹以金、银为主而装翠于上,如满冠、捧鬓、倒钗之类,皆以金银花枝为之而贴翠加珠耳\"。今天,我们从传统戏剧中,还可以看到满头珠翠的贵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