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语文素养”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但是,至今为止,我们对“语文素养”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
一、“语文素养”概念的组成
“语文素养”由“语文”和“素养”组合而成,但不是简单堆砌。
什么叫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今天,“语文”的内涵不能偏离“听、说、读、写”四个有机成分,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
“素养”一词,它最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词性词汇,如《汉书·李寻传》说:“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但今天“素养”演变成名词性词汇,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一个“素养”的意项:指平日的修养。相关译解可查阅的很多。所以今天的“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诸方面在先天性基础上经过后天性的学习与锻炼所达到的综合结果。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主要观照有关语文的修养成果,但它又暗示关于语文的日常修养行为,它会是一个过程性和结果性对立又统一的概念。
二、“语文素养”概念的定义梳理
(一)新课程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并对语文素养作出如下具体解释:“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制定者和有关的课程论专家分别立足不同的角度,对语文素养包含的内容作了解析:有的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认定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记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巢宗棋先生基于语文三维目标,对“语文素养”从微观方面进行阐释,他认为“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二)层次模型观
语文素养层次模型观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韩雪屏的主张。她借助“冰山模型”理解语文素养,我们不仅应关注水上那些外显的语文能力部分,更应关注“冰山”隐匿于水中的知识文化积淀以及精神底蕴部分,也就是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分内之事,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的语文教育伦理观,这显然与语文课程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彭小明更为通俗地把“语文素养”概括为四个层次:①语文知识②语文能力③语文心智④语文情意。谭文绮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部分”。
(三)立足“语文”观
做到与语文的特点、性质、追求等相统一,我们才能准确认识与界定语文素养。
王松泉认为语文必须以“语文素养”正其名。“语文学科是专门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培养语文素质就是一种语文素养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语文素养的`过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性。“语文素养”当是语文课程个性化的过程和目标,要与其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性化过程目标如“人文素养”等相区别,不能让语文课程承受不能承受之重。为此,有学者就把“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和“基础素养”,认为“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语文‘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学科素养’当然要以‘基础素养’作为‘基础’,也就是说,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学科素养’;但语文‘学科素养’是表现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标志,应该突出强调。”
(四)内化素质观
持语文素养内化素质观的学者一般都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信息的迁移与应用。……并能在一定的环境、场合中展示出应有的知识能力、精神面貌和人格魅力。”长此以往,语文素养积淀为自身成长的养料,并得以灵活运用。
因而,有研究者立足语文行为层面指出:“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这种解释涵盖并超越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它指的是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并强调内化吸收的动态过程。
(五)实践观
相对于“语文素养”的静态名词观,学术界也有认为“语文素养是个动词,即对语文有长久的修炼和训练,是一个动态的实施过程,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持语文实践观的学者从实践的角度,倡导通过语言学习包括养成良好的习惯来有机合成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以母语的语言学习为起点、以母语的言语交际为内容,既是交际能力的训练,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人格和国格的教育。”随着交际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的日益显现,有学者提出应用“交际能力”代替“语文素养”也就不足为奇,雷启良就提出用“交际能力”来重新界定“语文素养”,他认为前者“既包括静态的语言能力,更包括动态的运用能力,还蕴涵着对文化价值观念、百科知识、思维认知、情感态度的要求。……就涵盖的广泛性而言,它丝毫不亚于‘语文素养’,而在概念的科学性上,‘语文素养’则无法与之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