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一带,不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都有“峇峇”(baba)。这里的“峇”字念 ba(阳平) 不念 ke,是中国罕用字,许多汉语字典不收这个单字,只有一些现代出版的主要词典才收集。因此有人怀疑这个“峇”字是南洋人独创的,比如新加坡附近有峇淡岛、印尼著名旅游胜地峇厘岛、新马印三地视为国服的“峇迪”(batik,蜡染衣服)。其实,中国早有“峇”字,比如印尼巴厘岛旧译是“峇厘岛”(Bali)。“峇”字最早见于《玉篇》,是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年)太学博士顾野王所撰;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完稿的《集韵》也收了这个字。
在本篇论文,“峇峇”是复词,其名称由来也有许多说法。一般解释是,“峇峇”泛指东南亚一带的“土生华人”(peranakan)或“侨生”,包括称为峇峇(baba)的男性和称为娘惹(nyonya)的女性。他们的最大特征是讲峇峇话,一种综合中国闽方言与马来语的混杂式语言,但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却十分中国化。峇峇最初属于混血华人,是早期中国男性到东南亚落足并与当地土著女性,主要是马来族妇女通婚后所生的后代。这里的马来族是广义马来人,包括东南亚所有讲南岛语系马来语言的民族,如马来人、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峇厘人。
有学者把“峇峇”限定成“海峡华人”(Straits Chinese),专指那些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城(统称海峡殖民地)出生的华人,即父系是华人血统,母系是土著血统。可是,这样定义除了把“峇峇”窄化,也含有政治性目的,因为在英国统治马来亚期间,所有文献都把“峇峇”、“土生华人”、“海峡华人”等同,视之为海峡殖民地出生的“华裔英国子民”。这个定义说明他们的父亲血统是华人,却无疑是向英国效忠。海峡殖民地是政治性定义,存在于1826年至1957年,在马来亚独立后便告消失,可是“峇峇”作为一个社群并未随之而去。另有广泛定义是“三代成峇”,意指中国人在南洋活过三代、熟悉当地情况和环境,也能称之为“峇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