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林语堂的推崇,《浮生六记》的故事才得以这么普及,还曾经拍成过电影。只是,这样完美的爱情,在现实里是难以生存的,故事的结尾催人断肠:被现实生活所抛弃的这对恩爱夫妇,颠沛流离,在异乡的斗室里,病重的芸断续说着“知己如君,得婿如此,此生无憾”,然后凄然离世,留下沈复面对一盏孤灯。
谁也不能无视生活的具体烦恼。所以,在以英文写成的小说《京华烟云》(《MomentinPeking》)中,林语堂一方面保留了理想女性“芸”身上那些艺术的、迷人的品质,以便让国外的读者通过小说了解中国文化中的优雅,另外,也赋予了女主角木兰一些务实的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面对大家庭生活、安排家务方面,木兰比芸能干百倍。而在富有灵性、聪明、艺术气质方面,她也不逊于芸。如以《红楼梦》做比,那木兰就是”湘云”,有着男孩子般的大气爽朗,同时也有大嚼鹿肉、雪中联句的才情。
意识到一对艺术家气质的夫妇没有终老一生的福气,在小说《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孔立夫没有结成眷属。木兰嫁给才智并不高的曾荪亚,而立夫娶了更有务实精神的莫愁。这样,在爱情生活上有了缺憾,但现实生活却更有保证。也许这正像中国古话里讲的:带些不足,焉知非福。然而林语堂那种浪漫的道家式洒脱在小说中还是无处不在的,例如他让姚思安在安排好木兰姐妹的婚事后,离家去四方云游———这种弃世隐逸是典型的老庄作风。当立夫被一个好色的恶军阀抓走,木兰只身前往说情,居然几句话就让军阀放人且自己毫发无损———这也是一种带有传奇色彩的想像。
也许因为这些英文小说承担着传播、解释中国文化的责任,所以它们和真正的现实是有距离的。距离最大的可能是《红牡丹》,在这部小说里,青年守寡的美女牡丹因为性的苦闷、情的困扰,在数个男人中流连。故事的背景是清代,而牡丹坐茶馆,和北京天桥的拳师交接,在杭州与诗人欢爱,在旅行的船上又和旅客***眠———这些情节在那个时代背景中完全是不可能的,而写小说的目的,也许就是想让西方世界知道:东方的女性也不是概念化的裹着小脚的霉干菜,一样是富有魅力,有情有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