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语言简练而晦涩难懂,虽记录的是鲁国240年间发生的国家要事,但基本每年只记录一件事,每件事又只有一句话。
不过如果先读《左传》再去读《春秋》,《春秋》中每句话的背景和藏在后面的故事便会跃然出现。
例如:“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等……”
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某年某月某国领导来访,某年某月拜访某国;某年某月,谁攻打某国;某年某月,谁又大败某国,没有前因后果,没有人物地点,由你后来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猜测、去评论。
就像老子在《春秋》中的一句“晋赵盾弑君夷皋”,自古以来人们把“弑君”看作大逆不道,这句话无疑把晋国赵盾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千秋万代为人所不耻。
赵盾为什么要弑君,又是怎么弑君的,我们光看到这句话是怎样也弄不明白的。
虽然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但在《左传》中却是有人物、地点、时间和内容丰富的故事。
《左传》中赵盾是晋国文才兼备的上大夫,夷皋是如商纣王一般残暴的国君。赵盾因做事坚决说话耿直得罪了夷皋,夷皋便命人追杀赵盾。
不过,昏君夷皋最后是死于赵盾堂弟之手。夷皋被杀时,赵盾被杀手追得满世界跑,正准备跨越边境逃往邻国。
事实真如《左传》所记,那孔子写“赵盾弑君”岂不是罔顾事实吗?
其实也不算,国君被杀,在孔子看来,身为上大夫的赵盾如果已逃离国境,可以逃离干系;但只要还在晋国国土,就不能推卸责任。
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领导责任制,出了事,领导是要出面担责或引咎辞职的。所以不管赵盾是不是好人,国君之死只要与你关有一点牵扯,就是你赵盾杀的,就是赵盾对国不忠,就应该被万世所不耻。
读完《左传》里的故事,再去看“晋赵盾弑君夷皋”,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个事。至于赵盾到底是不是“弑君”,则又要评判一翻了。
但只要你没有老子那么迂腐,就应该不会写下这样对赵盾不利的文字了吧?所以,如果说《春秋》是课文,那《左传》就是教材解析。
另外,我们之所有觉得古文很难读下去,还有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社会、文化、观念跟现在大不相同。
比如,问你一个问题:“孔子姓什么?”
真实的是,孔子姓“子”,氏“孔”,名丘。汉代司马迁不知道孔子姓“子”,编《史记》时弄错,写出“孔子姓孔”。世人相信司马迁,于是将错就错,以氏为姓。
而后世氏又逐渐淡出,姓便作为家族传承,一代代传下来。
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说当时“子”是尊称,只有在某一方面达到极致的人才能被冠以“子”的称号。
看看诸子百家,难不成那些有非凡成就 的“老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先人,都是一家人?都姓“子”吗?
读完《左传》往往会激起对《春秋》的兴趣,历史本来何其有趣,只是我们往往被古人的文字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