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
小题1:B小题2:D小题3:D 小题1:B (A项“除”都做任命,授职讲;C项 “见”都做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D项“以”都做“因为”解释;B项前一个表示单方,后一个表示双方“相互”。
)小题2:D(例句中“善”和D项“王”都为意动用法;A项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B项中“目”为名词活用为动词;C项为名词作状语。)小题3:D (例句和D项均为被动句式;A项为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B项为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C项介宾结构后置句。)
文言文参考译文:陈寿字承祚,他是巴西安汉人。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学习,师从于同一个郡县的谯周。
在蜀国担任观阁令史这个官,朝里的太监黄皓独揽权柄,耍弄威势,大臣们都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勾结依附他,只有陈寿不为之屈服,因此屡屡被降职罢官。 陈寿父亲去世后,他自己也得了病,就让女仆把药做成丸状,被去他家的客人看到了,乡里人(认为他不守孝)对他的评价很低。
等到蜀国被魏国平定后,就因为这件事获罪官职多年得不到升迁。晋朝司空张华爱惜他的才华,认为陈寿虽然未能远避嫌疑,但推究实情还不至于被贬废,推举他做了孝廉,调任辅助著作郎,调出补助阳平县令。
写了《蜀相诸葛亮集》,上奏皇上。任命为著作郎,兼任本郡中正。
撰写《魏蜀吴三国志》,***六十五篇。当时人称赞他擅于写文章,有优秀史官的才能。
夏侯湛当时正在写《魏书》,看到陈寿所写的,就毁掉自己所写的并且放弃再写。张华非常欣慰,对陈寿说:“应当把这件事写进《晋书》里!”他当时就是这样被人们看重。
有传言说丁仪、丁廙曾经在魏国很有名望,陈寿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送一千斛米来,就替你们父亲写篇好传。” 丁仪、丁廙的儿子没有送给他米,陈寿竟然没有给丁仪、丁廙写传记。
陈寿的父亲曾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陈寿的父亲也获罪被剔了个光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非常轻视陈寿。陈寿为诸葛亮写传记的时候,说诸葛亮并不擅长谋略,没有对付敌人的才能,说诸葛瞻只写得一手好书法,有名无实。
人们因为这看不起他.张华将要推举陈寿当中书郎,荀勖憎恶张华并且讨厌陈寿,就对吏部造陈寿的摇,吏部就将陈寿迁走去当长广太守。陈寿借故母亲年事以老推辞不去就职。
在杜预出面干预下,再一次在皇帝面前举荐陈寿,认为适合补尚书奏事一职,因此就让他当御史治书,他又因为担心母亲而没去就职。陈寿母亲遗言让陈寿将她埋葬在洛阳,陈寿遵从了母亲的意愿。
却又因为不给母亲在家乡埋葬而获罪,最后又被罢官。当初,谯周曾经对陈寿说:“你一定会因为你的才学而成名,却会因此受辱遭遇曲折,也不是不幸啊,一定要慎重!”陈寿到现在再一次被罢官,谯周当年说的话一一应验。
过了几年,陈寿被启用为太子中庶子,却没去报道。到元康七年陈寿病死,去世时六十五岁。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陈寿字承柞,巴西安汉人也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10分)(1)(5分)(陈寿的)母亲留下遗言说死后要葬在洛阳,陈寿听从母亲的遗愿,又因为不把母亲葬回去被人诟病。
(2)(5分)(李骧)初与陈寿齐名,相互亲昵友好,后来与陈寿感情上有了嫌隙,就相互攻击,有识之士因此看不起他们。 小题4(4分)①陈寿从小研究《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
②陈寿汇合巴、汉两地的人物故事撰写了《益部耆旧传》。③陈寿汇合三国史,写出《三国志》《古国志》等史书。
④陈寿依据典故,向皇上呈上《官司论》等文章。(一点1分,***4分。
语意相近即可)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项,察:被推荐。 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D项的“为”均为介词,译为“为”或“替”。
A项第一个“以”介词,可译为“凭借”,第二个“以”连词,可译为“来”。B项第一个“且”副词,可译为“暂且”;第二“且”为连词,可译为“况且”。
C项第一个“其”代词,代陈寿,第二个“其”指示代词,可译为“那”。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志”“坐” “望”“隙”。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能陈寿的“博识”的相关语段或语句,然后筛选出来,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并整合概括即可。 答题区间在第一、二三段,例如“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谁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博识,属文富艳”, 可从陈寿从小研究《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的 角度概括作答。
以此类推。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参考译文:陈寿字字承祚,是巴西安汉人,年轻时求学于散骑常侍谯周,对《尚书》《三传》有研究,精通《史记》《汉书》,聪明机警博学多识,写得文章文采华丽。
开始时担任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 大同年后被举荐为孝廉,担任本郡中正。
益州建立武制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凭博学多识而闻名,***作《巴蜀耆旧传》,陈寿认为内容不够广泛,于是又汇合巴、汉两地的人物故事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十卷。 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得到了武帝的赞许,再让陈寿担任著作郎。
吴地平定后,陈寿汇合三国史,写成《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取名《三国志》,又写成《古国志》五十卷,文词典雅。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非常喜欢他,认为班固、司马迁都不能同他相比。
后离开京城担任平阳侯相。张华又上表让陈寿编写《诸葛亮故事集》二十四卷,当时另有蜀人寿良也编有《诸葛亮故事集》,略有不同。
陈寿又进朝廷担任著作郎。镇南将军杜预上表向皇上举荐陈寿担任散骑侍郎,皇上下诏:“昨刚任用蜀人寿良任散骑侍郎,可以暂且让陈寿担任侍御史。
”陈寿向皇上呈上《官司论》***七篇,文论依据典故,论所要沿袭和革除的东西。又呈上《释讳》《广国论》。
张华又上表让陈寿兼任中书郎,陈寿的《魏志》有违荀勖的意思,荀勖不想让陈寿在朝廷内任职,上表皇上让他担任长广太守。陈寿的母亲留下遗言说死后要葬在洛阳,陈寿听从母亲的遗愿,又因为不把母亲葬回去被人诟病。
几年后,担任中庶子。太子离开后,又兼任散骑常侍。
惠帝对司空张华说:“陈寿非常有才华,不能让他长久 *** 。”张华上表想让陈寿荣升九卿,正遇到受诛连,忠贤之志皆被排挤,陈寿最后死于洛阳。
其地位声望皆无法体现他的才能,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冤。 长兄儿子符,字长信,也很有文才,继陈寿后也担任佐著作郎,上廉令。
符弟陈莅,字叔度,担任,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掾,死于洛阳。莅弟陈阶,字达芝,担任州主簿,被举荐为孝廉,升任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
三人皆辞章华丽,享誉当世。 陈寿所著二百多篇,符、莅、阶各著数十篇。
后来梁、益二州以及中原的文士们纷纷为他以及叔父、两位兄弟作传,大体和这篇介绍的一样。当时蜀梓潼人李骧也很有才华,闻名当世,被举荐为秀才,尚书郎,被授建平太守,因为身体不适而没去上任。
执意在州里,后担任广汉太守。初与陈寿齐名,相互亲昵友好,后来与陈寿感情上有了嫌隙,就相互攻击,有识之士因此看不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