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意思是成佛的心。
1、定位
(1)菩提心的人格定位
菩提心是指人类的深层潜意识中所具有的探求生命真谛的愿望,在三层人格分类法中,显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菩提心属于第三层的集体潜意识。对比佛学的唯识分类法,集体潜意识是指第七识,末那识。
佛学中末那识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创造产生的。阿赖耶识中有相分,理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菩提心的缘起是其中的证自证分在第七识中的体现。
(2)菩提心的心理过程
居于深层潜意识的菩提心,在潜意识中创造的是求知欲,是一种欲望,其指向性变的模糊,不能专注于探求生命的真谛,容易被各种假象,假理,假自证所迷惑。求知欲进一步在显意识中创造的是好奇心。
好奇心有了主动的分别,因而更加的模糊,变得迷茫,但是当主动的方向找准了,又能剥开求知欲的模糊性,发现深层潜意识中的真实愿望,从而下决心探求生命真谛。这种情况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主动性,但从根本上讲是发现。发现本来就有的愿望。
2、由来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才会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
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菩提心和慈悲心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菩提心是指追求觉悟和解脱的心意,它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的关怀。它是一种渴望帮助他人摆脱痛苦,达到觉悟和解脱的愿望。慈悲心则是指对他人的痛苦和困苦的关切和同情。它是一种无私的爱和关怀,希望减轻他人的苦难。
2、对象不同
菩提心的主要对象是所有众生,包括自己在内。它不仅关心他人的利益,也关心自己的觉悟和解脱。慈悲心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受苦和困苦的众生,尤其是那些处于痛苦境地的人。
3、路径不同
菩提心和慈悲心在实践上有不同的路径。菩提心的修行包括修持智慧、禅定和道德行为,以达到觉悟和解脱的目标。慈悲心的修行主要包括培养爱心、同情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减轻他人的痛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