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至阳简介

至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巨阳(即太阳)·至阳 5 在天之气·至阳 6 经穴名·至阳 6.1 至阳穴的别名 6.2 出处 6.3 穴名解 6.4 所属部位 6.5 至阳穴的定位 6.6 至阳穴的取法 6.7 至阳穴穴位解剖 6.7.1 层次解剖 6.7.2 穴区神经、血管 6.8 至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6.9 至阳穴主治病证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6.10.2 灸法 6.11 至阳穴的配伍 6.12 特效 *** 6.13 文献摘要 6.14 研究进展 6.14.1 对心脏的作用 6.14.2 镇痛作用 6.14.3 对食管影响 6.14.4 用于胃大部切除术针麻 6.14.5 改善肝功能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至阳 1 拼音

zhì yáng

2 英文参考

Zhìyáng GV9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ìy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至阳:1.巨阳;2.在天之气;3.经穴名。

4 巨阳(即太阳)·至阳

至阳指巨阳(即太阳)[1]。

巨阳为太阳经之别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巨,意为巨大[1]。马王堆汉墓帛书医经又写作“钜阳”,意义相同[1]。

太阳为经络名[2]。见《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分手、足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2]。太阳有阳气旺盛的意思[2]。又称“三阳”[2]。太阳经是多血少气之经,针刺时,可以出血,不可伤气[2]。《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三阳者,至阳也。”王冰注:“六阳(手三阳和足三阳)并合,故曰至盛之阳也。”

5 在天之气·至阳

至阳指在天之气[3][1]。见《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马莳注:“天位乎上,为至阳。”《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至阳盛,地气不足。”张景岳注:“至阴至阳,即天地之道也。……此借天地自然之道,以喻人之阴阳贵和也。”

6 经穴名·至阳 穴位 至阳 汉语拼音 Zhiyang 罗马拼音 Chiyang 美国英译名 Bright Sunshine 各

号 中国 GV9 日本 9 法

国 莫兰特氏 VG8 富耶氏 德国 LG8 英国 Gv9 美国 Go9

至阳为经穴名(Zhìyáng GV9,DU9)[1][4]。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3][1]。别名肺底[3]。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1]。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1]。

6.1 至阳穴的别名

肺底(《医学原始》)。

6.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6.3 穴名解

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1]。

至,达也,又极也。阳,指心阳,背亦为阳,为阳气至盛与全身仰赖之处。穴当心后与背脊之中,自应阳光普照,万物生成,全身仰赖,而所主之病亦至多也。四时节令,夏至为夏之至极,冬至为冬之至极。人身以背为阳,而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当七椎之下,《针灸甲乙经》有:“在第七椎节下间。”督为阳经,背亦属阳,七为阳数,因名至阳。[5]

6.4 所属部位

胸椎[6]

6.5 至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至阳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下凹陷中[7]。

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3]。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1]。

至阳穴在督脉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6.6 至阳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1]。俯伏或伏卧位取穴[1]。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当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8]。

快速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至阳穴[9]。

6.7 至阳穴穴位解剖

至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6.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0]。

6.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10]。

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3]。

6.8 至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至阳穴具有利胆退黄、宽胸利膈的功效。

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作用[1]。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正当横膈部位,上可宽胸理气治疗肺病,下可疏肝利胆治疗肝胆疾患,为退黄之要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性肝炎。督脉并行脊中,故本穴可治疗脊强、腰背痛。[11]

至阳穴有宽胸利膈、消热化湿之功,主治黄疸,咳喘,脊强、胸背痛[5]。

督脉之气上行至此,乃由阳中之阴达于阳中之阳,即背部阴阳交关处也。凡属寒热交争症,多先取此穴,以扶正气之阳,而却病邪之阴,俾收汗出而解之效。譬如阴阳交争之际,势均力敌,各不相下,而阳方突得生气增热之助,犹生力军突来增援,则阳之为胜,必可知也,故疟疾多取此。因本穴旁平膈俞,则知其内应膈肌也。[5]

6.9 至阳穴主治病证

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

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1]。

至阳穴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疟疾等[3]。

至阳穴主治黄疸,胸胁胀痛;咳嗽,气喘;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8]。

至阳穴主治胸胁胀满、黄疸、咳嗽、气喘、背痛、脊强[10]。

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炎、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及带状疱疹等[1]。

主治胸胁胀痛,脊强,腰背疼痛,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肠炎,肋间神经痛。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向上斜刺0.5~1寸[3][10]。

斜刺0.5~1寸[8][1],局部酸胀[8],可向下背或前胸放散[8]。

注意:至阳穴不宜针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11]。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2]。

6.10.2 灸法

可灸[1][8][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6.11 至阳穴的配伍

至阳穴配列缺治咳嗽胸痛[1]。

至阳穴配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传染性肝炎[1]。

至阳透胆俞可治胆道蛔虫症[1]。

至阳配配阳陵泉、日月,有疏肝利胆,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

至阳配心俞、内关,有宽胸利气,温阳通络的作用,主治心律不齐,胸闷。

至阳配内关、足三里、中脘,治胃病[8]。

至阳配天突、太渊,治咳喘[8]。

至阳配中渚、委中,治腰背痛[8]。

至阳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8]。

至阳透胆俞,治胆道蛔虫病[8]。

6.12 特效 ***

用 *** 槌敲打 *** 至阳穴,每次3~5分钟,可即时缓解心绞痛、胃痛和腹痛症状[9]。

6.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针灸甲乙经》:寒热懈懒,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至阳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

6.14 研究进展 6.14.1 对心脏的作用

大多数研究认为指压至阳能够缓解心绞痛,而且预防性按压3~6 min可防止心绞痛发作。另有研究认为指压至阳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及排除非冠心病胸痛者具有一定的意义。[8]

6.14.2 镇痛作用

针刺至阳能够缓解胆道蛔虫所致的腹痛[8]。

6.14.3 对食管影响

针刺神道、至阳等穴,可使食管蠕动减弱,并且明显提高其黏膜皱襞的显影效果[8]。

针刺至阳穴组,可使食管平滑肌有所弛缓,黏膜皱襞可因此在吞钡检查时显影更加清楚,故可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检查[1]。

6.14.4 用于胃大部切除术针麻

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1]。

6.14.5 改善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