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笏读音是:zān hù。解释: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词语解释:
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引证解释: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引:南朝梁简文帝《马宝颂》序:“簪笏成行,貂缨在席。”
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之三:“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宋曾季貍《艇斋诗话》:“山谷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退之联句‘爵勋逮僮隶,簪笏自怀绷’。”
国语词典:冠簪与手版,为古代仕宦者所用,故比喻为官贵显。
网络解释:簪笏指冠簪和手板。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字义分解
簪读音:zān。(名)(簪子、簪儿)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簪子、扁簪。
(动)插在头发上:簪花。
笏读音:hù,(名)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上面可以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