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经典成语 - 胡椒简介

胡椒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来源 7 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效与主治 10 胡椒的化学成分 11 胡椒的药理作用 12 胡椒的食用价值 12.1 胡椒的别名 12.2 胡椒的食用量 12.3 胡椒的营养价值 12.4 胡椒适合的人群 12.5 胡椒的食疗功效 12.6 胡椒的食用建议 13 胡椒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3.1 黑胡椒 13.3.2 白胡椒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水分 13.6 含量测定 13.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6.4 测定法 13.7 性味与归经 13.8 功能与主治 13.9 用法与用量 13.10 贮藏 13.11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胡椒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胡椒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胡椒 1 拼音

hú jiāo

2 英文参考

pepper [朗道汉英字典]

Piper nignun L. [朗道汉英字典]

piperis nigri fructus [朗道汉英字典]

black pepper frui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Piperis Nigr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pper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胡椒

胡椒为中药名,出《新修本草》。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 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1]。

《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ructus Piperis Nigr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epper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来源

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果实[2]。

药材商品有白胡椒和黑胡椒之分[2]。

7 产地

胡椒产广东、广西、云南[2]。

8 性味归经

胡椒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2]。

9 功效与主治

胡椒具有温中,祛寒的功效[2]:

胡椒治脘腹冷痛,寒痰食积,呕吐,泄泻,冷痢:煎汤内服,1.5~3g;粉剂,0.3~0.9g[2]。

胡椒治受寒腹痛泄泻,研粉布脐上,膏药封贴[2]。

胡椒治小儿哮喘:研粉布肺俞穴,膏药封贴[2]。

胡椒治龋齿痛:研末填[2]。

胡椒治关节痛,冻伤:浸酒敷[2]。

胡椒治湿疹:煎水洗[2]。

10 胡椒的化学成分

胡椒含胡椒堿、胡椒林堿(Piperyline)、胡椒油堿(Piperoleine)A、B、C等,尚含类阿魏酰哌啶、胡椒酰胺、墙草堿、胡椒新堿(Piperanine)、胡椒阿明堿(Piperamine)、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向日葵素(Piperonal)、二氢葛缕醇、氧化丁香烯、隐品酮、左旋水芹烯等[2]。

11 胡椒的药理作用

咀嚼胡椒,可使血压暂时升高,约持续10~15分钟[2]。

小量内服胡椒可增进食欲,大量可 *** 胃黏膜,引起充血性炎症[2]。

实验证明胡椒有杀绛虫作用[2]。

胡椒堿有镇静、抗实验性惊厥作用,其衍生物用于抗癫痫[2]。

胡椒堿还可抗炎,胡椒可使大鼠胆汁浓度升高等[2]。

有报道胡椒可促进蟾蜍肿瘤发生,可能与其储存中黄曲霉素含量增加有关[2]。

12 胡椒的食用价值

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原产于印度,是中外烹调中的主要香辛调料之一,一般加工成胡椒粉,用于烹制内脏、海味类菜肴或用于汤羹的调味,具有祛腥提味的作用。

胡椒因采收期和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黑胡椒和白胡椒。黑胡椒是在胡椒的果实已长大但未成熟,外表颜色刚刚发红时采收下来,连同外皮一起晒3~4天,干后成黑褐色的果实。白胡椒是胡椒的果实生长成熟后,其外皮完全变成红色时采收,先脱皮再晒干,表面为灰白色,故名白胡椒。黑胡椒比白胡椒味更浓。

由一种攀援胡椒植物的种子做成,原产于亚洲,可使用于各类料理,不可和辣椒类果实混淆。黑胡椒籽是攀援胡椒的种子,经过日晒而成,而且必须趁种子是绿色时摘取制作。白胡椒籽采自同样的植物,只不过在种子成熟后采摘,而且先去皮才制作。两者都是食物的调味品,然而白胡椒的味道较不 *** 。绿胡椒粒子较粗糙,以白胡椒或黑胡椒碾碎筛过后制成,在法国菜中经常使用。来自中国的四川胡椒籽是红色的,烤食后嘴巴会麻。

12.1 胡椒的别名

古月、黑川、白川、浮椒、昧履支、玉椒

12.2 胡椒的食用量

每次5克左右

12.3 胡椒的营养价值

果实含有胡椒堿(Piperine)、胡椒林堿(Piperyline)、辣椒堿(Capsaicin)和胡椒油堿A、B、C(PiperolieneA、B、C)等成分。

1.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堿,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腻,助消化;

2. 胡椒的气味能增进食欲;

3. 胡椒性温热,对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治疗风寒感冒;

4. 胡椒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鱼虾肉毒;

5. 黑胡椒的辣味比白胡椒强烈,香中带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于烹制内脏、海鲜类菜肴;

6. 白胡椒的药用价值较大,可散寒、健胃等,可以增进食欲、助消化,促发汗;还可以改善女性白带异常及癫痫症。

12.4 胡椒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消化道溃疡、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症、眼疾患者慎食。

胡椒用量过大或长期较大量使用,对胃肠黏膜有 *** 作用,可引起充血性炎症,并能诱发痔疮、血压升高以及心慌、烦躁等症状。

12.5 胡椒的食疗功效

胡椒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

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的功效;

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外敷治疮肿、毒蛇咬伤、犬咬伤;又可解食物毒。

1. 温中散寒:用于胃寒所致的胃脘痛、呕吐、以及腹冷所致的泄泻、肠鸣;

2. 醒脾开胃:本品小剂量能增进食欲,对胃口差、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12.6 胡椒的食用建议

1. 无论黑胡椒、白胡椒皆不能高温油炸,应在菜肴或汤羹即将出锅时填加少许,均匀拌入;

2. 黑椒与肉食同煮,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香味挥发掉;

3. 鲜胡椒可以冷藏短储,粉状胡椒应在密封容器中,避免受潮和光照,保存时间也不宜太长。

烹调用途:在烹调饮食中,用于去腥解膻及调制浓味的肉类菜肴。兼有开胃增食的功效,又能解鱼、蟹、荤等食

13 胡椒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胡椒

Hujiao

PIPERIS FRUCTUS

13.2 来源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秋末至次春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为黑胡椒;果实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擦去果肉,晒干,为白胡椒。

13.3 性状 13.3.1 黑胡椒

呈球形,直径3.5~5mm。表面黑褐色,具隆起网状皱纹,顶端有细小花柱残迹,基部有白果轴脱落的疤痕。质硬,外果皮可剥离,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色。断面黄白色,粉性,中有小空隙。气芳香,味辛辣。

13.3.2 白胡椒

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平滑,顶端与基部问有多数浅色线状条纹。

13.4 鉴别

(1)黑胡椒粉末暗灰色。外果皮石细胞类方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19~66μm,壁较厚。内果皮石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直径20~30μm;侧面观方形,壁一面薄。种皮细胞棕色,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油细胞较少,类圆形,直径51~75ptrn。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白胡椒粉末黄白色。种皮细胞、油细胞、淀粉粒同黑胡椒。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滴,显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堿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13.5 检查 13.5.1 水分

不得过14.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 第二法)。

13.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VID)测定。

13.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3nm。理论板数按胡椒堿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13.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胡椒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13.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1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4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30分钟,放冷,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3.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椒堿(C17H19NO3)不得少于3.3%。

(根据《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 第一增补本)删除原 饮片炮制项[3])。

13.7 性味与归经

辛,热。归胃、大肠经。

13.8 功能与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

13.9 用法与用量

0.6~1.5g,研粉吞服。

13.10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13.11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