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丝旁多和丝有关,表示与丝线、纺织、布匹有关。
“纟”古同“丝”,俗称“绞丝旁”,是很多简体后从草书中演变而来。丝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两束扎起来的丝的形状。丝本义指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引申为丝织品,如丝绸。
一、绞丝旁的字
丝、线、缝、纱、纶、絮、经、纬、绑、纹、纷、系、紧、缨、绳、紊、紫、绿、绞、给、绮、约、红、细、纲、织、缩、继、续、结、绒、纤、维、绚、终、绕、组、纳、缚、缭、缕、绦、绣、缴、缠、绍、绅、编等。
二、纟的详细释义
[sī]古同“丝”。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很多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糸]、钅[釒],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纟”旁这种形式,所以带“糹”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纟”来表示了。
“糸”是楷书的写法。“纟”是简化字的形体,一般只能用于左偏旁,糸、系、絮、累、繁、紫、紊等字不简化。
三、走之旁的字
过、远、边、还、进、近、连、透、速、迎、遍、遇、道、逃、选、追、这、运、送、逊、返、逗、迟、通、迫、遥、退、迹、迁、遮、达、遣、递、迪、避、适、迷、迈、造、迤、逐、逸、逢、述、遗、遨、逶、辽、逝、逛、途等等。
四、辶的简介
辶(读chuò)是汉字偏旁,传统印刷体“?”,而简体去掉一点。手写体作“?”。源于“辵”字(chuò,字义有忽走忽跳的意思)。“?”书写起很像“之”字,故俗称为“走之旁”,或“走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