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阳区芒宽乡芒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个傈僳族孩子像两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追逐着跑进了实践站的屋子里,面对小区漂亮的规划沙盘,两个小家伙兴奋地围着23栋楼房模型找自己的家。见记者举起相机,孩子们又害羞得跑开了。
对于从高黎贡山搬迁到芒宽乡集镇安置点——黎新小区的傈僳族同胞来说,这样欢快和谐的场景,是他们美好生活的缩影。
2017年以来,芒宽乡按照省市区委关于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搬迁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和服务工作,***搬迁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909户4910人,真正实现了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从“怒江”到“保山”、从“山上”到“山下”、从“散”到“聚”、从“乱”到“治”、从“贫”到“富”的筑梦之路。
3年来,省市区已投资89254.43万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45207.51万元(含移民建房补助2450万元),教育事业发展7938万元,卫生防疫和计生管理1784万元,生态保护7069.84万元,农业发展14031.55万元,社会保障 1354万元,交通设施基础建设4500万元,生产生活用水保障3833.08万元,公***文化服务1441.45万元,基层组织建设630万元,民族宗教事务1465万元。
芒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建在黎新小区的旁边,它不仅丰富了从高黎贡山搬迁下来的傈僳族同胞的生活,还发挥出了服务居民的积极作用。芒宽乡芒宽社区党总支书记蒋德春说:“芒宽社区黎新小区是4个高黎贡山移民安置点之一,***搬迁502户2502人,黎新小区名字代表了高黎贡山移民新生活的意思。”
党支部架起连心桥
搬迁前,户口隶属于怒江州泸水市古登乡俄夺罗村的杨子合,一直在麻栗山包地种甘蔗,在跨州市移民政策落实前,这样的生活让他一直没有归属感。杨子合记得最清楚,由于居住环境恶劣,从麻栗山到芒宽集镇的交通非常不方便,有一次,同在麻栗山居住的一个亲戚突发疾病,咳血不止,在大家用竹子做好简易担架抬到离医院2公里的地方时,人已过世了。这件事让杨子合感到很难过。他说:“政府的移民搬迁,这样的事就永远不会再发生了。”
2018年12月,从麻栗山搬迁到黎新小区的杨子合一家住进了想也不敢想的楼房,一家4口人,在91平方米崭新的屋子里,开始了全新的追梦生活。 从山上到山下,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大部分居民一时间适应不过来,垃圾乱扔、楼道任意堆放杂物、喝酒扰民等问题也随之凸显,如何尽快让居民适应新的环境,过上安定、团结、幸福的生活成了摆在社区面前的难题。
2018年12月,在原有4个党支部的基础上,芒宽社区对原先分散的移民党员身份进行核实后,统一将党组织转移到芒宽社区党总支,并成立了第五党支部,通过将党员身份亮出来,不断为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化解移民矛盾,效果显著。
今年60岁的王计八就是第五党支部的党员,为了第一时间给搬迁下来的居民解决困难,每天,他都会和几个党员轮流值班,在小区的办公室,不论居民什么时候来,大家总能见到第五党支部的党员。王计八也是从麻栗山搬迁下来的傈僳族同胞,他心里清楚,从几代人居住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山上,从未与现代生活用品打过交道的同胞们需要时间来适应这样的新生活,作为党员,他把能为大家解决困难当作是对自己党性的锤炼,他说:“每为居民解决一件小事,我就会感到很充实。” 在王计八值班期间,每天他都会为居民处理10多起问题,有时是年长的老人归家打不开房门,有时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有时是不会用电饭锅,有时是电表跳闸了不知道怎么办……在王计八和第五党支部的热心帮助下,起初老人们出门总会带上两个小石头放在自己住的楼下作为不会走错的记号,煮一顿饭不会用电饭锅和电磁炉,洗脸不会用洗漱台的情况逐步好转了,大家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
第五党支部还把小区的管理纳入到日常工作中,让小区实现了从“乱”到“治”的转变。据了解,为了让小区管理变得有序,黎新小区在安置点设置了7个村民小组,通过民主选举出了7名小组长、23名楼栋长、47名单元长,并成立村民议事小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形成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安置点党支部为主导、各村民小组为纽带、各楼栋单元为网格、安置点群众为主体的“网格化”治理体系。蒋德春说:“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治理的效率,群众满意度也得到提升。”
在乡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支部委员三子益开始在实践站里尝试大喇叭双语广播,用傈僳语、汉语向同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告诉大家垃圾不要乱扔、楼道不要堆放杂物、向大伙通知哪里有合适的工作……社区还专门到怒江州找来了傈僳语广播的材料,从“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到致富能手事迹、从人居环境提升到除陋习树新风的宣传,每天分为早中晚时段进行广播。据悉,在配合大喇叭广播之余,黎新小区还成立了少数民族调解队1支、妇女调解队1支、治保队1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为小区稳定和谐持续营造良好氛围。
干群***画同心圆
“因为搬迁,我才能住进地面硬化,绿树成荫的小区,才住进了楼房,喝上了自来水,真是掉进‘福窝’里。”记者采访时,今年56岁的和四木夫妻俩正准备出门,前往承包的橘子地里施肥除草。搬迁后,为了增加收入,在社区的帮助下,夫妻俩和政府土地流转引进的沃土农业有限公司承包了65亩橘园6000棵橘子树进行管理,公司每年以每棵13元的价格付给和四木,一年下来,能收入70000多元。对于搬迁前住在桤木坡的和四木来说,如今的生活状态与原来包地种甘蔗有着天壤之别。他说:“住在集镇中心,买东西、就医、就业都方便了,更重要的是,见得多了,眼界也开阔了。只有发奋图强,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新生活才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关怀。”
为了让搬迁群众有稳定的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芒宽乡在黎新小区安置点开发了公***服务岗位427个,其中:保洁员79人、生态护林员348人,主要从事卫生保洁、护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10月开始,市、区两级政府就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相关部门到各安置点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暨现场服务群众活动,通过部门集中摆摊设点、主动上门服务、傈汉双语宣讲等形式,全面帮助和解决搬迁群众搬迁入住及入住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蒋德春介绍,在移民群众搬入新家园开始新生活之际,为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镇和村组就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和措施,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增强移民群众对所在村组的归属感。通过由挂钩干部入户到家,指导移民群众适应新生活;抓好健康扶贫,送健康体检到各安置点;抓好文化补习班培训等方式,真正让傈僳族同胞实现了搬得来、留得住、能致富的愿景。
在记者采访时,位于芒宽集镇的“沃龙鞋业”扶贫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家住黎新小区的三然正在车间主任田春红的指导下练习鞋面缝合,在培训3个月后,三然就能熟练的进行鞋面缝合了。对于能在家门口赚钱的工作,27岁的三然感到很开心。他说,以后不用再跑到省外打工了,有了政府帮建的家,自己的心也就安定了下来。目前,像三然一样从高黎贡山搬迁下来的傈僳族同胞在“沃龙鞋业”务工的已达30多人,待设备完全进驻后,“沃龙鞋业”扶贫车间可带动贫困群众就业3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