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古义指古时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裳字也写作常,常。《说文》:常,下帬也。
在东汉荀爽的《九家易》讲述了: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乾为天,坤是地,在中国,天地所代表的意象,就不言而喻了。可见,衣裳所蕴含的思想与秉持的法度。
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有记载中出现,衣裳二字,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古代中国人,无论男女,从一开始是不流行裤子的,当时流行的衣着是:肚脐以下,裹一条裙子,上身呢,穿一件上衣。其中,上半身的这件上衣,叫衣,下半身的这条裙子,叫做裳。合称,衣裳。是的,裳是裙子的意思,古人上为,衣,下为,裳,统称,衣裳。
衣裳
中国最早的服饰,也是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叫衣裳。其形制是上衣下裳裙。衣裳的形制。《周易·系辞下》里的一句话: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黄帝们以垂示、垂训衣裳之用的方法,治理天下。可见,在远古,衣裳之用非寻常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