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字康熙字典有十三画。
释义:
一、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1、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2、诗,志也。——《说文》
3、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4、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二、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三、诗人。
四、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
五、〈动〉诵诗;作诗;赋诗歌颂。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诗的简介: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按照一定的格式、格律要求,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另外,《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的本名(西汉时期《诗》被命名为《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