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人户”是按上一年聚会时约好的:“初三到**家、初四到**家”时间。所以,待客的人家里,一大早就将家里、家外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
那时,农村的每家每户都一样,一般只有一两张方桌、几把竹椅和平时一家人够用的碗筷。遇到集中待客时,就到邻居家去借,大人搬桌子、长板凳,碗、筷、盘子,小孩抬椅子。用完后及时归还,这一习俗体现了“邻里相帮、和谐***处”的美德。
主人请客人入座后,有便敬上香烟或叶子烟,要双手帮忙点燃,小孩用双手恭恭敬敬给客人端茶倒水。当又一批客人到来时,按同样的程序接待。
规定:
在入坐时是有规矩的:门口对着神龛的方位是上八位,辈分、年龄最大的坐,然后依次是左边、右边,对面,要按左大右小的辈分顺序入坐。
小孩子无论年龄大、小,是不能上桌子的,只能端上饭菜在椅子边自己吃完,幼儿由母亲喂饭。也有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到桌子去挟菜,但要被长辈用筷子打走。
吃饭敬酒时,要先从上八位左边的第一位开始,敬酒的人走到被敬人的旁边,双手端起酒杯,弯腰低身向上端起,待酒喝干了后要双手握瓶倒满为此(在农村有:“酒满敬人,茶满气人”之说,敬酒时要倒满,敬茶时不能倒满)。
中午饭吃完后,喝一下茶,待主人家将餐具洗完后,客人就要告辞回家。主家在送客人回家时要说:“来耍哦”,客人要回答:“多谢了,你们也要来耍哦”,这时就要给客人的娃娃打发拜年钱,我记得那时就是1角、2角,最多不超过5角。
小娃娃在收钱时要讲一下礼貌,假装不要,娃娃在前面小跑,女主人在后面撵,撵到后将钱塞进衣服的口袋里跑。 那时,1个猪头、1只公鸡在春节期间要招待完所有的客人,鸡头和鸡爪必须留到正月十五过大年时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