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1)否?fǒu,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否定。
2)否?pǐ ,不好,坏,恶:否极泰来 ?
含“否”字成语有:不置可否、献替可否、否极泰来、陟罚臧否、进可替否。
不置可否(bù zhì kě fǒu)
基本解释: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举例造句: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茅盾《子夜》十)
献替可否(xiàn tì kě fǒu)
基本解释:同“献可替否”。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成语出处:《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否极泰来(pǐ jí tài lái)
基本解释: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成语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陟罚臧否(zhì fá zāng pǐ)
基本解释:赏罚褒贬。
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进可替否(?jìn kě tì fǒu)
基本解释: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出自:《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