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的意思是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成语繁体:大义凛然。
成语简拼:dylr。
成语注音:ㄉㄚˋㄧˋㄌㄧㄣˇㄖ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勇士与英雄。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凛,不能读作“bǐnɡ”。
成语辨析:大义凛然和“正义凛然”、“正气凛然”;都可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令人敬畏的样子。往往可通用。
近义词:临危不惧
发音:lín wēi bù jù。
释义: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派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联合灭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大将姜维被迫投降,但他一心想恢复蜀国,鼓动钟会杀掉邓艾,然后准备出兵长安杀司马昭叛乱。部将夏侯和、羊琇、朱抚三人临危不顾,坚决反对钟会进行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