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四字成语 - 古人说话是像我们一样还是文言文的形式?

古人说话是像我们一样还是文言文的形式?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白话的问题要追溯到汉语的发展史,我是学中文的,这个问题可以给你讲一讲

汉语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先秦文学的书面语与其时代的口语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论语虽在我们现在看来很难理解,但在那个时候却是口语,因为这本身就是一本语录,不可能用太多书面语,而实际上当时书面语和口语并没有真正分开,人们还没有什么书面语的意识

为什么后来出现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分野,关键在于后来人对先秦文章的崇拜,秦汉以后的人们由于这种崇拜纷纷模仿先秦语言,在书面上仿照先秦样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口语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词汇和语法的变化都很多,可熟面上却被人们刻意的保持下来,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当然古人对先秦汉语的模仿并不到家,他们只能摹仿一些固定成语,如未之有也、何如、如之何、何有、……之谓也等等,在一些细微的词汇上却经常露出马脚,而这些就是我们研究各个时代书面汉语不同之处的依据

例如:尚书里的禹贡一篇,表面上说写的是夏禹留下来的文字,但其中的词汇完全是战国时代的语言特点,因此我们断定其为伪作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栋梁,加之古代中国的教育并不普及,因此文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就更喜欢把文章写的生涩难懂,渐渐与当时的口语分离

这种现象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新文化运动时才得以停止

可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白话文学并没有因为古文的生涩难懂而停止下来,从南北朝到明清都有表现,以明清的章回小说为例,最开始的三国演义还比较保守,并没有用白话,而是浅显的文言,水浒传开始就已经用白话文写作了,这些白话文作品体现了当时的口语,可谓别具一格

白居易的诗虽然老妪能够看懂,但绝不是平白的白话,否则便不能称作诗,诗歌是需要诗人的艺术加工的,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意象都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要素,白居易的诗歌语言虽然老妪能解,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白话

中国近代的著名诗人黄遵宪讲究我手写我口,讲究形式上的浅显易懂,可以说是白居易第二

关于白话文学请参考胡适的著作《白话文学史》

现在说口语的变迁

其实从上面的论述中您也许已经发现,口语的变化是很难受人为控制的,因此在理论上口语既然是流行于大众之中的语言,就不可能太多的受文人的影响,所以他的变化应该是比较大的,而历朝历代的古文实际上都是由于文人刻意追求和先秦白话相似而产生的,所以韩愈的语言和先秦很相近(虽然我们可以在细微处发现韩愈的漏洞)

口语的变化最大的是语音,我们现在即使能够回到孔子的时代,但孔子和他的弟子讲学时说的话我们肯定一句话也听不懂,因为上古汉语的语音和现在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到唐宋时口语发音和现在的广东话和福建话就很相似了,所以日语发音和广东话总有点契合(当然,日语也在发展)

在词汇上有词义的变化和新词的产生

例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在中古和近古有因为的意思,在上古却没有

在语法上的变化最小,有些古代汉语的语法特征随着成语保留了下来,比如宾语前置,我们现在说的唯某人马首是瞻,唯某人是问都是这样形成的

下面是我们现代汉语课笔记中的相关内容:

2.2.1. 现代汉语的概念和定义

(1) 古汉和现汉分期的不同说法:五四、鸦片战争、清末小说。

(2) 现汉的含义:

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狭义:专指普通话。

(3) 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同语形成的两个途径:

a. 自然形成,非强制性:

上海华和广东话对普通话的影响是非强制性的,是自然形成的。

b. 强制形成,人为规范:

在自然形成的基础上推广、规范。

(4) ***同语的表现形式:

a. 书面语b. 口语

二者形成的速度、过程不同,普通话有书面语和口语,且有各自不同的形成过程。

2.2.2. 现汉白话文的形成

白话文也是现汉中的书面语。

(1) 远古的白话文:

甲骨卜辞证明3000多年前与现在相似。

秦汉出现跨地域语言——雅言,即当时洛阳一带的语言,就是夏言。

书面语反映口语情况不一。《诗经》中的“风”忠实记录口语,具有民间口语色彩。《论语》记录孔子口语,反映当时的口语,而实际上先秦的人们也确实就是这么说,记录的一定是口语。

(2) 文白分离过程中的白话文:

汉魏以后,口语发生变化,当时的文人有意模仿先秦表达,形成与口语相去甚远的文言,文言的形成使汉语书面脱离了口语,文言在几千年间也一直占据了书面语的统治地位。

与文言书面语相对的是白话文书面语。南朝《世说新语》,遗留下来很多当时口语的痕迹,有很多口语的词汇、句子。六朝译佛经,在传播佛教教义的过程中需要向老百姓讲白话。唐五代后出现“变文”,属于一种说唱文学。古代佛教禅宗著作,在寺庙中讲经用,宣传佛教故事等,写的人文化水平不高,白话文痕迹很重,如《禅宗语录》、《祖堂集》等保留了很多的口语记载。宋朝朱子理学,讲学风盛行,《朱熹语录》极近口语。宋末元初,白话文成风,南宋末的话本(评书剧本)大部分通篇白话,而杂居散曲中保留很多口语。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也不是文言,而是古白话,虽然颇具地方色彩,但都用北方话写,以北方口语作书面语的趋势产生,***同语书面语日趋完善,白话基本成型。

(3) 近代的“白话文运动”:

五四时期,陈独秀《新青年》发出口号: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最早刊登白话文《狂人日记》《伤逝》等,是为“白话文运动”。

1920年,民国教育部规定学校停止使用文言文教材,白话文终于取得文学语言(民族正统书面语)的统治地位,取代了文言文。

2.2.3. 现汉口语的形成

口语***同语的形成难以确定具体年代,但是一定比书面语晚。

在汉语史上,北方话在口语***同语上占优势地位。

(1) 雅言:

春秋战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人民言语不通,孔子讲学必须使用***同口语——雅言。

(2) 通语:

西汉杨雄《方言》记载周、汉各地口语、方言,书中也记录了一种“通语”,可见当时已有口头***同语的萌芽。

(3) 北京话对口头***同语形成的作用:

在口头***同语形成过程中北方话一直占优势地位,特别是1153年金定都北京以来,北京话逐渐成为最有影响的方言口语。

《中原音韵》记载古代都说北京话,“中原之音”为“天下通语”。

元末两本书《老左大》、《扑通事》是教外国人汉语的教材,采用的就是北京话。

北京话很快取得官话地位。官话不一定只有官吏才用。明朝科举规定都要说官话。

北京话向南方方言渗透,表现在:南方方言中出现一字两读、文白异读,白读指本地土话,文读指北京话。如:上海话中“大人”中的“大”白读,而“大学”中的“大”则文读。

(4) 清朝官话的推广:

清军南下将官话带到南方。在福建南平形成“官话岛”。

1728年雍正下令:官吏必须要掌握官话。雍正在闽、粤设正音书院。夹杂方言的官话称为“蓝青官话”。

(5) 清末,文字改革、口语统一、言文一致的要求迫切,有人开始搞拼音。

(6) 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

民国时,蔡元培发布“注音字母”,审定读音,当时还有关于采用京音还是国音(上海话)的争论,吴语中保留古汉语中入声和浊声母,若采用京音则要舍弃古语国粹。

注音字母、审定读音、国音争论和推广北京话,史称“国语运动”。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形成了普通话,台湾称之为“国语”,新加坡称之为“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