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用来形容形容受到压制不敢作声的人。
噤若寒蝉(拼音:jìn ruò hán chá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噤若寒蝉”的原义是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噤若寒蝉”。
成语寓意:东汉名臣杜密,为官知人善任,激浊扬清,被时人列为“八俊”之一,太学生称誉其为“天下良辅”。同乡噤若寒蝉杜密直言之,因与权佞抗争,他最终惨遭迫害。
其凛然正气光照千古,被后世视为楷模,千秋万代令人敬仰不已。在大是大非面前,人们要明确立场,不能畏首畏尾,而应放下思想包袱,敢说真话,做一个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人。
噤若寒蝉造句:
1、最重要的是,雍正帝严苛和狠戾的性格特征,使得那些“甄嬛”们噤若寒蝉。
2、刚有点春风暖意,又噤若寒蝉。
3、吓的文东岳赶忙拱肩缩背,低头耷脑,噤若寒蝉。
4、他冷峻的神色,沉稳的步履,软绵绵的奥地利口音教人噤若寒蝉却又隐隐心安,对于午夜下窗户“梆梆”敲响,窗帘飒然飘起的桥段实在很相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