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而逃是成语。
读音:dà bài ér táo。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斗了多时,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大败而逃。”
近义词:落荒而逃。
反义词:凯旋而归。
大败而逃造句:
1、胡斐见当先二人便是徐帮主与丐帮袁鹏前辈,知道魔月宫这回大败而逃,天魔未死,日后武林仍有一场争斗,但至少这两大帮派联手局势已成,再不容天魔小觑半分。
2、几个小女孩想要让雷和火鹦鹉战斗,其实就是认准了雷必然会在火鹦鹉的火球下大败而逃。
3、一个个被砸的血肉模糊,大败而逃。
4、金兵虽然擅长骑射,面对弓弩手却成了靶子,战马首先翻到,接着人马践踏,少有金兵能冲到跟前,片刻时金兵大败而逃。
5、后来,陈胜命麾下每行五丈便刻一箭矢图案来,终于,走出了白舟山,杀得匈奴人大败而逃。
大败而逃”这个成语的出处历史悠久,最早见于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左传》。
具体来说,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二年》中的一段记载,描述了鲁国在与晋国的战争中惨败的场面,鲁军在被晋军击溃后溃不成军,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逃回了鲁国。这个场景中,鲁国军队的大败溃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了“大败而逃”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