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瓜徒悬”是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
这是《论语》中的一个故事。
佛肸请孔子去做官,孔子想去。
子路拦阻道:“从前我听老师说:亲自去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干的。佛肸在中牟(晋国地名,在现在的邯郸与邢台之间)叛乱,您却要去,怎么说的过去呢?”
孔子说:“是的,我说过这样的话。但还有句话:最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最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难道是匏瓜(瓢葫芦)吗?怎么能只被挂着而不给人吃呢?”
佛肸原是范氏、中行氏的家臣。当范氏、中行氏与赵简子争斗得难分难解之时,佛肸叛乱,既不听从于范氏、中行氏的指挥,又不对赵简子称臣,俨然成为据守中牟的独立势力。
这时的佛肸派人来召孔子辅佐,孔子竟然真的答应,准备前往中牟了,于是发生了上面的对话。
《史记》上记载,晋定公11年,阳虎离开鲁国投奔了赵简子。第二年,孔子春风得意,摄理了鲁国的丞相职务。
到了晋定公22年,赵简子击败范氏、中行氏时,孔子已开始了流亡诸侯的生活。
孔子此时积极入仕的愿望是可想而知,甚至有些急不择主。
在孔子所有的学生中,子路最爱唱反调,这时提出反对意见,孔子也便听从了子路的意见。
其实子路不明白孔子的良苦用心,周游列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实现自己平生抱负的平台。
这次有了这个机会,他不想错过。
他坚信自己可以出污泥而不染。佛肸的作为他自然知道,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应召来劝恶人改正,彰显了孔子一生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磊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