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摧玉折,汉语成语,拼音是lán cuī yù zhé,意思是原指守身贞洁而死。后多作哀悼人不幸夭折之辞。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成语用法
作宾语;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示例
余虽昆季,义犹友朋,~,实难为情。 ——明·张岱《祭伯凝八弟文》
唐刘知几 《史通·直书》:“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
清王韬 《淞隐漫录·华璘姑》:“呜呼!始则兰摧玉折,终则璧合珠圆,一死一生,其情愈深。”
程善之《和孟硕<狱中诗>》之三:“兰摧玉折话伊谁,踯躅迷阳吾道非。”
“兰”本义指一种香草,有人认为这是指泽兰,又名兰草、佩兰,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人认为是指兰花,兰花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花清香,属观赏植物。有时也用“兰”来指一种树,就是木兰。
不论是泽兰还是兰花,都是有清香之气的植物,历来被高洁雅正之士所青睐。他们借“兰”来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黑喑社会同流合污的崇高品质。屈原在《离骚》中就反复强调“兰”清新超群的气质,借以表明自己的美好追求。
中国人喜爱兰花,因为兰花资质优美,因此“兰”字又常常被引申为人的品质高洁、优雅。人们常用“兰”来形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兰心蕙性”比喻妇女优雅、高洁的品格,“金兰之交”指知心的朋友。